衛筱接下來的一個周幾乎全部都在交付基地度過,累并充實著。
沒有辦法的辦法。
自己不在現場盯著,真的很難保證再出什么幺蛾子。
親手交車,至少能杜絕不能把控的事情發生。
沒有額外禮包,沒有花團錦簇,也沒有過分的宣傳和營銷。
試車大面積發放,效果一定遜爆了。
這點小算盤她還是打的明白的,期待實現,才是美好的。
就像網購一樣。
買東西最快樂的時候,一定是快遞在路上的那幾天。
一旦拆開包裝,快樂不復存在。
買車也是如此。
訂車等待的那段時間是最完美的,因為腦海中會有很多幻想。
長什么樣?
續航到底如何?
內飾是不是舒服?
當客戶懷揣著希望,收到車子之后,新鮮感和喜悅感逐漸下降。
甚至一些小瑕疵,小問題會逐漸顯現。
在新車階段,這些小問題會被無限放大。
大多數的消費者肯會先發個短視頻微博啥的吐槽一番,再去找售后。
所以很多企業在新車交付階段,會著重投入人力物力進行公關,以鋪天蓋地的流量掩蓋負面新聞。
而自己!
全沒有!
就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一些吧!
風盾汽車急需被市場上一堂課!
星期三,衛筱來到公司小會議室,顯得很亢奮。
“彤姐,開始吧,給我一個些小小的震撼。”
鄭曉彤拿著一周簡報,化身為一個無情的匯報機器。
“過去一周,我們交付車輛2600臺。”
“目前第一批訂車客戶均已交付完成。”
“工廠的產能目前已提升至240臺每天。”
“一切都在穩中向好!”
衛筱看向神情飽滿的鄭曉彤,有點失望。
交付沒什么問題,主要是產能爬升太慢了。
240臺,我欠著十四萬兩。
也就是說要五百多天,我才能把這些欠車還清。
不夠,遠遠不夠。
“二期工廠的規劃的怎么樣了?”
鄭曉彤依然很飽滿:“陳總已經在和錢江市府對接了。”
“據說市府三顧茅廬,哭著喊著讓陳總把第二家工廠設在錢江。”
“市府愿意免費提供一個地塊,并且為我們協調五年的低息貸款,用于工廠建設。”
衛筱點點頭:“陳晨這事兒辦的還差不多,這樣建設工廠的資金至少不會短缺,產能有沒有預估?”
“陳總和曹總在討論第二家工廠采用全智能生產線。”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產能會提升到1200臺每天。”
鄭曉彤一言落下。
洋娃娃滿眼放光!
好起來了!
終于好起來了!
一期工廠建設的時候,誰也想不到會賣的這么好。
所以產能的上限設置的很低,撐死了三百臺。
可現在有了銷量基礎,大家對于二期工廠的規劃激進了很多。
決議要在錢江搞出一家華東地區最大的汽車產業基地。
每天最大產能1200臺,再加上原有一起工廠的產能,一天差不多1500輛車。
衛筱欣慰的點頭:“照這個速度,100天我就能清掉欠車,對嗎?”
鄭曉彤搖頭:“您只算了存量,沒有算增量。”
14萬臺車子,只是當下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