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合目前現有裝備之前,我對國內外的主要裝備類型做了一些梳理。”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上面,是我們將來要面對的主要對手。”
鄭宇村將一式兩份的文件放在茶幾上。
在此之前,這份文件已經在本單位經過了廣泛傳閱,意見逐漸趨于完善。
可在沒有得到陳晨和張明瑞的意見之前,他并不敢說定稿。
陳晨接過文件,草草掃描兩眼,找到了一張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f47?”
鄭宇村點點頭:“鷹醬最新的六代機合同落地,給了波音。”
“波音他造的明白嗎?”
陳晨完全不理解。
雖然另一家航空制造商洛馬也不太行。
f22經費超支,f35麻煩不斷,但底子還是比波音要強很多的。
鄭宇村同意陳晨的意見:“他們的航空人才幾乎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我們也認為波音沒那個實力。”
“不過這也算是咱唯一的對手了。”張明瑞上前接過資料。“喲,你們這次情報拿的很準嘛。”
他們發現關于f47的機密情報很詳細。
從設計構想到幾次論證會議的結果,都有詳細的表述。
單看情報,仿佛鄭宇村列席過他們的參聯會一樣。
“這也多虧了保密戰線,我聽說f47項目里有我們的同志。”
鄭宇村笑著解釋完,話鋒一轉。
“當然了,即便這樣,我們還是認真的對待,對于f47還有幾手準備。”
“上面也對這架飛機正在進行論證,看看有沒有阻礙的條件。”
陳晨聽完忍不住笑了:“你們都多余阻礙。”
“雖然項目里有我們自己人,但不能太不當回事兒了。”
陳晨心里跟明鏡似的:“一個好的項目,落地了可能是威脅,他這個破玩意兒,你就讓他落地。”
波音的航空工業是有目共睹的。
這些年除了事故之外,這家公司很難上頭條。
技術的固化和產業鏈的失控,是他們無法根治的絕癥。
在這種情況下,f47項目給到了波音,無異于一顆定心丸,只不過是給兔子吃了。
張明瑞點點頭,跟著摳1:“我也傾向于陳晨的判斷,這種項目阻止了,對我們才是損失。”
“或許你們說的沒有錯,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鄭宇村若有所思。
雖然這兩位老朋友沒有在體制內。
但他們對于局勢的判斷很精準。
甚至和幾位領導的戰略判斷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下的環境背景下,敵人是需要研究的,但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鄭宇村收回了第一份資料,請出了今天的重頭戲。
“預判敵人的裝備發展,其實是為了梳理我們自己的裝備做準備。”
“這個是由我牽頭發起的計劃。”
“目前代號404,還只是內部的一個草案。”
“項目的初衷,是整合現有和未來的無人裝備,組成新的戰斗力。”
“我個人對他的期望是類似于無人合成旅那樣。”
張明瑞聽完直嘬牙花子。
他從體制內出來的時間其實也不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