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玩意兒從我臉上碾過去了?”
張明瑞感覺陳晨在開車。
“老陳,咱聊正事兒,你最好正經一些。”
陳晨癟癟嘴:“我他媽正的發邪好嗎,我的意思是搞真正智能化的彈藥。”
張明瑞聽完閉嘴了。
老陳有沒有開車,難說。
但他后半句的話,有點意思。
當下的所有陸軍裝備,都沒有純智能化。
哪怕在運載部能做到無人駕駛,那也只是表面上的智能化。
不論是坦克,還是火箭炮。
打擊目標都需要人為操作,需要很多其他兄弟部隊的配合。
最多最多,給你上個智能上彈系統。
相比空軍和海軍的無人化,確實落后兩三個時代。
就拿目前裝備最普遍,火力最密集的遠火來說。
以前發射導彈,需要部隊的引導,這一任務大多數是由偵察兵完成的。
后來時代發展了,引導任務由飛機來完成。
再后來時代有發展,引導任務交給了無人機。
看似是簡化了人員,增強了無人化。
可流程依然沒有變,還是兩步走。
無人機引導,也需要有人放飛,更別說前置的構筑陣地這些任務了。
“你的意思是取消前線應道對嗎?”張明瑞深思熟慮后回答。
“不,取消所有引導。”
“不是,我沒理解,炮彈打出去,總要有引導,我以為你的意思是把引導權交到類似千手觀音的系統上。”
陳晨搖搖頭:“太麻煩了,既然搞無人化,那就批頭蓋臉的搞。”
“10簡化到1,他畢竟還是1。”
“簡化到0,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
按照常規的思路,火箭炮到了陣地之后,全部交由聯席參謀部指揮,這樣會省略前線引導。
火箭炮發射的步驟會簡化到1。
可陳晨覺得這樣并不夠。
無論是千手觀音指揮還是其他的智能指揮系統,指揮的前提是要有情報。
他們需要前線的制空權,來構筑信息網絡。
這玩意兒對于大部分戰況來說,都是奢侈的。
假如有制空權,火箭炮上不上的真的無所謂,空軍基本上就能把事干完了。
張明瑞聽著0了1了的,還覺得老陳在開車。
“那你覺得什么是0?”
陳晨看向窗邊的晨劍雙星:“你們說說?”
王小帥立刻和高朗拉開距離:“我們不是!”
“知道知道,我的意思是讓你肯發表一下看法。”
王小帥其實早就想說了:“我贊同陳總的想法。”
“這就像是掃地機器人一樣。”
“這玩意兒誕生也快十年了,但真的智能嗎?”
“再高貴的掃地機器人,也需要倒臟水。”
“就算有些廠家研究出了自帶下水的功能,屋子里的地形也總有死角。”
“所以這個產品看似叫名叫機器人,實際上更像機械手。”
“提升了效率,但不至于無人化。”
“真正的無人化,是掃地機器人插上電,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都不用管。”
“它可以自動保持區域內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