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方向沒問題。”
“但混動這個模式,你們仔細考慮過沒有?”
車次采用輪轂電機提供動力。
那不用說。
車子肯定是混動的。
像這種大馬力巨獸,不可能純電動。
陳晨推測應該是柴電混動的增程式。
無論車子采用何種動力模式,一旦引入電機,電動車的弊病也隨之而來。
第一是維修。
裝甲車輛大都采用內燃機結構,是因為這種動力模式比較可靠。
機械故障概率不高。
所以使用時保養和維修的頻次也不高。
但如果加入點擊,故障率會直線飆升。
民用車輛還好,壞了大不了去修。
但如果軍車故障率高出一個百分點,戰斗力則會下滑是個百分點。
一個合成營里,一般的編制恐怕都得改成機修連。
“故障率呢?采用混動,故障率比內燃機高多少?”
王小帥搖搖頭:“高很多,畢竟是用電的,多出了了增程發電和儲能很多個環節,而且這些環節都是高故障率的環節。”
“那你是怎么考慮的,維修這塊太費事了。”
王小帥有自己的解體方式:“我們不修。”
“???”
“我研究了很多天,我覺得電機沒有內燃機可靠,我們沒必要再這個問題上糾結。”
“反正是無人車,壞就壞了。”
“再說,這玩意兒只是故障率高,也不是不能動。”
張明瑞聽完,剛想反駁兩句,但話到嘴邊說不出來。
乍聽之下,壞了不修不像話。
但仔細琢磨,有點東西。
軍用車輛,尤其是無人軍用車輛,定位本就不同。
你都無人了,真沒必要考慮那些瓶瓶罐罐的。
車子多多少少是要帶一些自殺式屬性的。
容易壞就容易壞,老子不要了。
這樣不是敗家行為,反而能給指揮者提供很多的戰術選擇。
陳晨抬頭想了想,慢慢點頭。
“倒也是”
“用混動式熱信號少。”
“還相對靜音。”
“結構件也比內燃機少一些,能節省空間。”
“動力上筆內燃機更具優勢。”
“假如說你們能把故障率和可靠性這個事兒想明白,我是支持這個路線的。”
得到小老板的初步首肯,王小帥更有信心了。
“除了輪式之外,我們還搞了履帶式版本。”
“和傳統的履帶式不同。”
“這次我們選擇了分體式履帶。”
“車子一共安裝了四組履帶,靈活性更強。”
“輪式車輛模塊,更適合匹配重型武器和裝甲。”
“所以這個版本的動力設置比輪式版本更加粗獷一些。”
陳晨點頭。
一臺車搞出兩個動力版本,這種模塊化平臺的設計理念,一直是晨盾的信條。
能增加零件通用率,極大的減少生產成本。
對于當下的陸軍戰況來說,輪式和履帶式幾乎可以涵蓋所有地形。
分體式履帶的安全性也跟常規履帶有區別。
炸掉其中一組或兩組,并不能是設備完全當即。
“構型沒什么問題。”
陳晨點點頭。
“下來之后最好把整體尺寸在控一下,保證能塞進種小型運輸機之中,比如sfn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