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于千手觀音這些情報終極系統的介入,指揮這一環節也簡便了不少。”
“我們指揮員判斷和做出抉擇的速度快了很多。”
話剛說完。
葉成風收到了明確的引導情報,立刻下令炮兵營進駐陣地。
進行完一系列的命令下達之后,他才有機會抬頭。
“像今天這樣的任務,算是輕省的。”
“有滿編偵察營配合,后方還有防空營保證炮兵陣地安全。”
“但大多數情況下,構筑火力陣地都沒這么簡單。”
“從上級下達命令,發起火力打擊開始,我們的發射窗口大約也就十幾分鐘而已。”
“不但要完成引導,炮兵陣地還要打開。”
“發射完之后要立即撤離,否則敵方的火力反擊頃刻間蜂擁而至。”
葉成風是炮兵出身,經歷過這個流程中的每一環。
甚至看似云淡風輕的流程之后,一線展示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像今天一樣無縫銜接。
不過他很快話鋒一轉。
“不過這不是發牢騷。”
“相對大多數國家,我們的火箭炮是優勢兵力。”
“長射程能給我們更多的反應時間。”
“我聽說陳總這次下來,也是重點調研火箭炮,對吧?”
陳晨點點頭:“是的,不過我們晨盾是剛剛涉足這個行業,經驗很欠缺,所以我才來取經。”
“謙虛了,陳總。”葉成風擺擺手。“那您這一圈看下來,覺得怎么樣?”
“怎么說,有些復雜吧。”
陳晨坦言。
經過一上午的跟隨,陳晨堅定了自己對于陸軍無人化改革方向的判斷。
別的他不敢說,但火箭炮這方面,他總覺得點錯了天賦點。
現役的所有型號,都在射程上嗷嗷下功夫。
動不動就是幾百公里的射程。
說是火箭炮,但實際上和導彈差不多。
但在智能化程度上還是很依賴聯系指揮部,也就是他們所在的指揮車。
而指揮車的核心,則是千手觀音和導航系統。
“指揮權在指揮車里,太仰賴于信息保障系統。”
“一旦戰場上沒有信息壓制,我們的火力優勢很難凸顯出來。”
聽到這話,葉成風突然放下了手里的對講機。
“沒有信息壓制的意思是?”
陳晨若有所思:“被敵電磁壓制,前無引導,后無導航。”
葉成風聞言沉默不語。
陳晨所描述的情況,是葉成風能想到的最壞作戰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炮兵營要想發揮作用,完全得依靠人肉引導。
一夜回到解放前。
葉成風也率部進行過類似戰況的演練,效果很一般。
作為一個指揮官,他經常在腦海中模擬這種絕境并思考應對之法。
但是這話從一位裝備研發者嘴里說出來,他覺得很驚訝。
他接觸過的科研人員,大部分思考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角度上。
以技術為出發點,進行正向發散。
很少有人以戰況為出發點,進行反向發散。
從他們的嘴里,很少會聽到極端戰況下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