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倆有錢嗎?”
衛筱終結了對話。
游戲的具體是這倆在負責。
郭鑫負責內容,蔣坤負責運營。
前者的工作比較簡單,因為內容這方面,早就定下了基調。
就像寫文章一樣,有大綱,慢慢延伸就得了。
蔣坤的工作是比較艱難的。
也沒有作業可抄,全憑自己一副腦子嗷嗷一頓想。
所以他的態度現在比較渙散。
衛筱也知道這貨的屬性,一累就想撂挑子。
所便宜輕拍他的肩頭安撫。
“你也別叭叭,我過來就是想幫你一把。”
“我沒看見你幫我,凈看見你嗷嗷玩滑梯了。”
“什么話這叫!”
衛筱揮揮手,示意兩人跟上自己的腳步,朝著會議室走去。
她來四期,肯定也不只是為了玩滑梯。
還為了嘗一嘗四期的食堂。
除此之外,關于游戲運營,她也有一些想法。
不多時。
游戲板塊的幾位主管都聚集到了會議室。
蔣坤的一位秘書站了起來,開始介紹當下的情況。
“蔣總利用ai,制作了一款熱度模型。”
“這款模型綜合了各大平臺的搜索和討論情況。”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自上線以來的所有數據。”
屏幕上是一條類似于雙頭的駝峰曲線。
蔣坤用激光筆比劃道。
“第一波熱度是游戲發售時。”
“第二波則是因為考瑞鴨事件,引起的外服玩家涌入。”
“根據文娛產品的自然規律判斷,這兩波雙頭曲線基本就是這款游戲的最高值。”
“后續,隨著游戲版本的推出,可能會繼續出現曲線凸起。”
“但強度肯定是遞減的。”
衛筱細看了一下數據。
講道理,夠多了。
一款游戲,干出了一個行業的熱度。
給一般人,就不要什么自行車了。
但很可惜,她不是一般人。
好不容易找到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兩撥熱度肯定是不夠的。
“遞減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創業未半,不能只活一次。”
郭鑫劃重點:“衛總,這是自然規律,你看看同行的曲線,我們這算很好了。”
“我知道,但別人吃屎,我們不能吃屎。”
衛筱從蔣坤手里接過筆,在屏幕續上一段曲線。
“我要的是這種,芝麻開花節節高。”
蔣坤摘下了自己的工牌,剛想打退堂鼓。
衛筱緊接著補充道。
“是,我知道你們壓力也很大。”
“這不,營銷天才來給你們幫忙了嗎?”
“我的意思是,光吃內容的熱度,肯定不夠。”
“所以要多點開花。”
前期信火一體完全沒有宣傳。
全靠衛筱一個人的影響力。
由她直播,帶動平臺其他的游戲主播形成羊群效應。
所以話說到這人。
蔣坤自然而然的以為小老板娘要買流量。
“您不是最不喜歡這種營銷的嗎?”
衛筱:“哪種?”
“就是無差別流量投放,廣告污染那種。”
“誰跟你說要廣告污染了?”
起初,也有人提出過這種方案。
在短視頻平臺打量鋪推廣。
雇一群有節目效果的明星‘來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