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小老板的終極野望,大家陷入了沉默。
好一個自己成為流量……
確實,營銷鬼才誠不欺我。
之前大家還在微觀的角度聯想,在槍模盲盒上面想象,覺得能小賺一把。
事實證明,年輕了。
周邊什么的,只是小老板的開胃菜,做預熱而已。
職業聯賽才是大頭。
流量這點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虛幻的很。
有時候一炮爆紅,大家都不知道因為什么,但就是很火。
火過之后,一切歸于塵埃。
互聯網完全沒有任何記憶。
比如去年爆紅全網的網紅,到今年,有幾個人記得?
這種一陣風的熱度,只能賺快錢。
當時可能有點甜頭,事后會變成一地雞毛。
可職業聯賽這玩意兒不一樣。
真正印證了小老板成為流量那句話。
職業聯賽是一個長久的孵化,立足于互聯網本身。
參與者都是年齡較小,網絡經驗豐富的核心用戶。
這些用戶的造梗能力出類拔萃。
每周辦上兩三場比賽,無論是玩家還是觀眾,都會自動貢獻熱度。
如果運氣好一點,出幾個質量高一點的更。
流量池就穩了。
有職業聯賽在,就算沒有鬼點子,老老實實運營。
保底也是一塊長效的廣告牌。
如果再有幾個鬼點子,將職業聯賽另外打造成一個ip。
這玩意兒單獨盈利的可能性也有!
郭鑫看著一臉風輕云淡的小老板娘,心生感慨。
掏心窩子。
一開始他對這個一把手有點看法。
她不像陳總那樣,是技術型高管。
雖然逼味兒重,但人家手里是真的有活。
衛總呢,更像是一個投資人。
啥也不會,單純有錢。
哪兒都想摻和一腳,但又參和不到地方。
正常,這種老板是最難伺候的。
好在,衛總一無是處,但人性不錯,郭鑫也就忍了。
可隨著信火一體的上市。
郭鑫終于看到了小老板身后的巨大能量。
一個人直播,頂得上千軍萬馬,省下了過億的廣告費用。
游戲成功之后,作為最大的老板,她也沒有急著搶功和干預。
而是進一步放權,將游戲部門分離出去,讓自己和蔣坤挑大梁。
人家雖然不懂,但不添亂。
不失為一個好領導。
不過。
現在。
衛總的人設徹底塌了。
她不是不懂,她太懂了。
像辦職業聯賽這種事兒,下面人也不是想不出來。
只是他們不敢提。
原因無他。
職業聯賽前期投入大。
無論是戰隊組建還是賽事運營,都是一筆大錢。
這些錢都得主辦方墊。
只有等有一定的名氣之后,才能靠轉播分成和贊助商獲得收益。
這就像是種樹。
前五年顆粒無收,第六年開始結果。
很多人撐不到結果的那一年就倒下了。
敢辦這玩意兒,就要有一定的戰略意識。
很明顯,衛總眼里全是戰略。
想到這兒,郭鑫負責任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