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陳老三、白氏、賴老四都愣住了,紛紛看向陳延。
就連寧寧小朋友也看著陳延,眼里瞬間起了一泡淚。
“哥哥嫂嫂又要去哪兒了?”
她咋感覺哥嫂兩人每次回來都沒多久就要走了呀!
只有團團小朋友正在努力的扒拉著自家爺爺的飯碗,兩只胖乎乎的腿瞪得厲害。
現場瞬間的安靜,讓那個陳延失笑。
“只是去幾個月,寧寧乖啊!”
陳延看著幺妹那哭唧唧的表情,忍不住心軟的安慰。
可是寧寧不知道幾個月是多久,她只知道,哥哥嫂嫂又要離開家里面去別的地方了,她舍不得。
沉默良久。
陳老三道,“這確實得去的,馮先生也是為了你著想,之前爹還想著,馮先生走了,你的學業咋辦呢,現在倒是不用待擔心了。”
這是陳老三的真心話,只是兒子即將要離開,作為老父親,確實是不舍得的。
“是啊,就幾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去老馮那里,順便給我帶些東西去。”賴老四雖然也不舍得,但是也知道,這是好事兒,延哥兒參加會試也得去應天府一趟的,現在也只是提前兩月去而已。
“嗯嗯,學業重要,等會兒就開始收拾東西,免得到時候忘記了。”白氏難受了一會兒,也笑著說道。
兒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他們作為父母親人的,不能拖后腿,反而應該大力支持。
聽到這些話,陳延笑著道,“看那家里面,就需要爹娘操心了。”
“家里面的事兒,你們小兩口不用擔心,有我和你娘,還有賴叔在呢。”
事情確定下來了,陳延和顧甄便開始著手準備著出發了。
不過在出發之前,陳延又特意去了一趟種植紅薯的莊子看了看,確定長勢非常好,大家都有在認真記錄著,心里放心了一些。
臨走時,還給負責的幾人發了些獎賞。
除了這事兒,陳延又不得不耽擱兩日。
族學招生早就在族中傳遍了,族學是免費教學的,除了免費教學,來上課的學生們需要自備筆墨紙硯等學習用具,吃飯也是自己帶。
不限男女,只要達到五歲,便可進入族學上課。
但陳延去看了招生的人數,幾乎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就只有寥寥六個,有兩個還是村長家的孫女,另外幾個是族里人家比較受寵的幾個女孩子。
這種結果,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陳延并不打算強制要求什么。
對于陳氏族學,若是村里有人家想要將孩子送來讀書的,陳延和村長等人都商量過了,是可以送來的。
不過每年需要交五百文的束脩。
聽到這個消息,陳家坳的幾家異姓村民都非常開心,幾乎都將自家適齡的孩子送來了陳氏族學讀書。
當然,若是隔壁村的人想要來陳氏族學讀書的,也都可以。
不過,得按照私塾的束脩來交,也就是一年一兩銀子。
這消息一經傳出去,便引起了小范圍的轟動。
這兩日來找村長的人多不勝數。
因為村長是族學的直接決策人之一,第二就是陳老三,但陳老三平日里忙,所以大多數都是村長來辦。
嗯,為了減輕自己的活計,村長也找了幾個助手,比如陳長生和陳大川。
一時間,陳氏族學在十里八鄉出了名兒。
不少人都慕名而來。
原因自然是因為陳延。
畢竟,陳氏可是有那么一個活招牌在的。
所以,最后算下來,陳氏族學新招入的學生竟然有將近六十人。
這已經算是很多的人數了。
畢竟,這可是新開的族學,能夠有這么多人實屬不易。
為了更好的激勵學生的積極性,陳延還設定了獎勵制度。
每半年,設置一次小考和一次大考,相當于就是期中考和期末考,若是前三名可以得到獎勵。
第一名,五兩銀子。
第二名,三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