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一兩銀子。
這些銀子將由陳延獨自承擔。
當然,其中得獎者,包括族學的所有學生,也就是說,部分陳氏族人或者外村、外姓人。
這消息一經放出,不止學生們驚訝,閔童生和江秀才和村長等人都很震驚。
但,這何嘗不算是一種催人進步的方式呢,畢竟沒有誰會不喜歡銀錢的。
在族學讀書的家長們對此更是驚喜不已。
除了給學生們設置獎勵制度,陳延也給兩位夫子說了年終獎的事情。
每年年底,會有一次年終獎,獎勵不定。
若是教學好,學子們進步得快,年終獎獎勵會比較豐厚,反之,獎勵便不會那般豐厚。
這些錢全部由他自己個人名義來出。
聽到這個消息,閔童生和江秀才心中一陣激動。
他們可是知道的,陳舉人家里可是很有錢的,而且陳舉人從不說大話,說了會給那就是會給,且會很大方,只是得多少就得看自己兩人的教學成果了。
兩人心中暗自決定,必須好好的教學,一定認真負責。
村長等人知道了這個消息,心中對陳延更是佩服,更多的是感激。
畢竟,陳延這般能吃圖什么,還不是想著回饋回饋族里,想讓族人能有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族學前兩年的一切費用都由陳延家承擔,這是陳延和自家爹商量后的結果。
而兩年后,族學的一切開支,便從族田收入中支取,陳家三房不再承擔這里面的費用。
當然,陳延的獎勵制度只關乎他個人,不包含其中。
族人對此,早就對陳老三一家子感激不已,紛紛贊嘆陳老三一家大義。
畢竟,建設族學、無償贈與族田、不辭辛勞幫忙找教學夫子等等那都是要花不少銀錢和精力的。
當然。
族學有獎勵自然也有懲罰。
若是好生學習的學生那也就罷了,若是不好生學習,還打擾別的學生,不遵守族學紀律的,視情況輕重來懲罰,嚴重者,逐出族學,這是入陳氏族學首先便會告知學生及其家長的一件不容違逆的規矩。
不論是陳氏族學的學子,還是外村的、外姓的,均要遵守此規矩。
這是陳氏族學的鐵律。
任何人都不可破壞的。
對此,閔童生和江秀才那叫一個滿意啊。
有規矩就行,若是沒規矩,打又打不得,罵也罵不得,那當真是無比痛苦的一件事兒了。
陳延臨走時,還專門去聽了一堂閔童生和江秀才的課。
確定兩人的教學方式簡單易懂,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他比較滿意。
想著,作為今年是族學開始的第一年,他前兩日便讓晏管家去了縣城的書肆買了手抄的三字經和普通的毛筆。
嗯,他打算給第一年入學的學生們人手一本三字經和一支毛筆。
算是開學禮物了。
陳延離開了族學,村長便帶著一箱子的三字經和毛筆進入族學。
將書本和毛筆發放下去。
同時說了一系列什么要感恩,要知道如今這一切來之不易,不動聲色的將陳老三和陳延的大義之舉說得感天動地,讓在場的族人們感動得眼淚嘩嘩的。
江秀才和閔童生聽完后,都不得不說,這陳家坳的村長真是個能言善辯的,難怪,能夠成為村長,還能被陳舉人這般尊重,不是沒有道理的。
待一切事務處理完畢,陳延便帶著妻兒朝著應天府出發了。
這次陳武也帶著妻兒跟著一起去應天府。
隨行的人有晏熙晏昭兩兄弟,輕竹和高達、余白等人。
算是輕裝簡行。
離開前,除了大房二房和陳霜一家來送行之外,全村人都來了。
看著爹娘和賴叔紅了的眼,陳延不敢多停留,再多停留一會兒,總感覺他也得哭,于是朝眾人揮了揮手,徑直轉身進入馬車,聲音沙啞的囑咐趕馬車的晏熙“走吧。”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