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古代,雖然不是前世的朝代,但是發展和前世沒什么不同。
這種時代最講名聲,若一個人的名聲壞了,那他在村里根本待不下去。
明里暗里的挖苦諷刺就不說了,你出去一趟,再回來時家沒了事都多了去了。
更有甚者,會被村集體拉去燒死或者活埋,你連說理的地都找不到。
李凌云不想活到那一步,所以只能這么說。
況且,他這么說也沒錯,確實是李成才趕他走的。
趙清河一聽立刻站起身:“李成才太過分了,走,我帶你去找他。”
李凌云忙拉住他:“趙叔,如今我成家了,再和大伯一家住在一起也不合適,分出來單過也好。”
“可你就這么出來,什么也沒有,怎么生活?”
“我有四畝地,不會餓著自己,分開后去鎮上找點活干或者進山去采點山貨賣,掙的錢也都是我自己的。趙叔你放心,我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趙清河想想也對。
李凌云和李家人一起生活時,活沒少干,但是日子卻過的窩囊,分出來自己過,地里的收成都是他自己的,養活自己和婆娘不成問題。
想到這兒,他又歇了去找李成才的想法。
話題又轉回買宅基地的事兒上。
“宅基地有是有,但是等你建好房得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你想好去哪住了嗎?”
李凌云并沒有找好去處,但他知道,清泉村最東頭孫家的房子空著,他打算問趙清河借住一段時間。
“趙叔,孫家的院子空著,能不能暫時先借給我?”
趙清河一聽,為難道:“孫老漢被兒子接走時委托我將那房子賣了,卻沒說出借的話,我私下里借給你有違信義。這樣吧,你和你媳婦先搬到我家來住,等房子蓋好后再搬回去。”
李凌云眼睛一亮:“趙叔,孫家要賣房?多少錢?”
村里人有個執念,就是不管去了哪里,老家的房子還是要留著,也算是給自己留一條后路。所以李凌云之前并沒有想過孫家會賣房。
但如果孫家人自己要賣,那他當然更愿意買房,如此一來,倒是省了蓋房的麻煩。
孫家的院子并不小,足有七分地。三間磚瓦房雖然蓋了七八年了,但是質量還是很好的。
李凌云買下來后只需要稍稍收拾一下就能搬進去了。
趙清河見他問價,便說道:“雖然孫家的房子在村里,但再怎么說也有三間磚房,賣價并不便宜,最低二十五兩銀子。”
若是土坯房或者茅草屋,也就值個三四兩銀子,但是磚瓦房就很貴了。
這個時代的磚瓦并不便宜,村里能蓋得起磚瓦房的也就那么五六家。
趙清河覺得貴,但李凌云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這個價可以說是很劃算了。
于是他立馬開口:“趙叔,我想買下孫家的院子。我先付十兩定金,剩下的十五兩等冬天了再付清可以嗎?”
不等趙清河說什么,趙文武先譏諷道:“幾天不見你都會吹牛了。還先付十兩定金,剩下的冬天給。別說剩下的,就是那十兩銀子,你能拿的出來嗎?”
李家是什么人,那是比周扒皮還吝嗇的存在,怎么可能給李凌云十兩銀子的巨款?
趙清河也有點不相信李凌云,以為他是在說大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