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在制鹽的地方轉了一圈,確定沒人拖后腿后,便離開了這里。
出了院子后,他又去城外看了看地基,見有些挖的快的已經完成了兩米深的任務,挖的比較慢的也快完工了,頂多明天,新城的地基就能挖好。
等地基一挖好,便可以建造城墻了。
這天晚上,李凌云正在院里舞刀,卻在這時,趙文武匆匆來報,說守城的士兵抓獲了三個在城外鬼鬼祟祟轉悠的人。
李凌云停下手上的動作,換了身衣服快步朝軍營走去。
他邊走邊問趙文武:“知道是什么人嗎?”
在城外抓獲的,又事在晚上,那應該不是城內的百姓,不知道是通過大海躥過來的流民還是從徐縣柳縣或營州來的人,又或者,渤國或草原游牧民族的奸細?
趙文武搖搖頭:“還不知道,我聽到消息便匆匆過來了,不過看那三人的穿著,應該不是流民。”
不是流民?
李凌云進了軍營,有士兵匯報說抓到的三人被關進了牢房里,李凌云便直接去了軍營內的牢房。
按理來說,抓到人應該關進縣衙的大牢里,像軍營這種地方,不應該隨便讓人進來。
但是這座城原來只是一座小小的軍城,并沒有縣衙這樣的地方,更沒有牢房這種地方,所以士兵便將人蒙了眼睛帶到了軍營里。
牢房內,伍素正坐在椅子上向三個五花大綁的人問問題,見李凌云過來,他起身讓出位置,小聲道:“指揮,這三人都是渤國人。”
李凌云一愣,渤國人?渤國奸細?
他在椅子上坐下,望向面前的三人。
這三人年紀都不是很大,中間那個微胖的男子應該是他們的頭,三十七八歲的樣子,身上穿著錦袍,腰間掛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荷包,微胖的臉上留著短短的胡須,頭上帶著玉冠,確實不像流民。
他身邊的兩人長得精瘦,眼神犀利,應該是他的隨從。
李凌云淡淡開口:“說說吧,渤國人到我們大夏的地盤上做什么來了?”
為首的男子忙說道:“這位大人,誤會,誤會了,我們是來做生意的,可是剛到城外,這些軍爺便不由分說將我們給抓了。”
李凌云呵呵一笑:“做生意?你們什么也沒帶,做什么生意?再說了,渤國和大夏的交易場早關了,兩國現在并無貿易往來,你們和誰做生意?”
二百多年前,渤國是大夏的附屬國,每年都會向大夏朝貢。
大夏朝廷為彰顯自己皇恩浩蕩,便在兩國交界處設置了一處交易場,渤國人可以在交易場換取他們需要的東西。
二百年前的渤國還是漁獵民族,國力很弱,對于大夏的文明很是向往,那時的渤國以會說大夏語言,懂得大夏禮儀為傲。
交易場一經開設,便吸引了大批渤國民眾,他們將自己手里的金銀、魚干、獵物等拿到交易場,換取大夏的食鹽、茶葉、絲綢、書籍等東西。
曾經的交易場可是為大夏賺取了不少銀子。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夏的國力越來越衰弱,與之相反的,渤國在換取了大夏許多物資后,學到的東西多了,實力漸漸壯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