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斤鹽能換四十萬擔糧食,運到夏國境內可以賣八十萬兩銀子,李凌云居然舍得以原價賣給柳氏?
上一次柳初月是以一斤一兩的價格從李凌云手里買的鹽,這么算下來,一萬斤只需要付李凌云一萬兩銀子!
這跟白送有什么區別?
這一刻,他似乎有些明白,為什么柳初月明知道精鹽利潤巨大,卻在李凌云提出和柳家合作去安南換糧時,她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為了這事兒,柳初月還被他三叔訓斥,說她這么做損害了柳家利益,最好還是從李凌云手里買鹽,再由柳家自己用鹽去安南換糧,如此一來,所有利潤都是柳家的。
當時柳初月據理力爭,始終不同意這么做,還說這么做的后果就是,李凌云會漸漸減少賣給柳家的鹽量,最終徹底放棄和柳家合作。
他三叔說李凌云一個從泥腿子升上來的守捉使,給他一兩銀子一斤的價,怕是已經樂的找不到北了,只要柳初月不說,他如何能意識到精鹽的巨大利潤。
當時柳初月譏諷的望著三叔,說柳家若抱著這樣的心思和李凌云合作,很快就會后悔。
三叔氣急,罵柳初月一介女流難堪大任,不如直接換柳家男子和李凌云對接生意。
柳家有不少人附議,都希望換人來和李凌云交涉。
最終還是他爹拍了板,讓眾人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當時也覺得,和李凌云一起分潤安南利潤有些虧,但現在想來,柳初月的想法是對的。
李凌云這人絕不是一個只看眼前利益的人,也絕不會不知道精鹽的利潤。
若柳家真按三叔說的,依然以一兩銀子的價買李凌云的鹽,那么結局必將如柳初月所說,總有一天,柳家連一斤鹽都無法從李凌云手里得到。
這一刻,他有些佩服自己這個堂妹的眼光。
柳初月朝李凌云盈盈一笑:“那小女子就謝過李守捉了。”
李凌云擺擺手,算是回應了她的道謝。
他手里如今沒有船隊,從安南運糧還需要柳家出大力,適當的讓出一部分利益,對方才能更加盡心盡力的辦好事,不至于在路上出什么幺蛾子。
他不怕多分出去一些利潤,只要能將糧食安全運回來,賺的就比分出去的多的多。
之后幾人又聊了聊新城建設的問題,柳天章說要想快速將新城建設起來,只有他們這些人是不夠的,還需要一批搬磚和泥打下手的人。
守捉城內如今嚴重缺人,除掉三處礦場上的礦工,剩下的人幾乎全投到開荒和挖渠上了,根本抽不出多余的人來。
李凌云想了想,決定再派人去關內帶一批流民過來。
如今他手里有二十萬擔糧食,再接納幾千人不成問題。
這事兒還是交給了趙文武。
臨走之前,李凌云叮囑趙文武,盡量選擇有婆娘孩子的人,以家庭為單位將人帶來。
喜歡穿成農夫,從服徭役開始進步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夫,從服徭役開始進步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