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遠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凌云的意思。
城內建設那么多民居是干嘛用的?當然是給百姓住的。
可是能免費領到房屋的人也就是最初來守捉城的那一千來戶家庭,最多分出去一千二百多套房子。
可是按照守捉城的規劃圖,整個城內被分為了三十六個坊,每個坊能建造三百套民居。
除掉內城占據的四個坊以及縣衙、學堂、英雄祠以及兩個市集,剩下的二十八個坊能建造八千多套民居。
哪怕東北那一片被規劃成了富人區,房屋建造面積要大上不少,可百姓住的房屋依然有七千多套。
分出去一千多套,剩下的六千套自然不能空著。
也就是說,這些房屋最終肯定會流向城內百姓之手,送當然是不可能的,地主家也經不起這么造,那就只能賣給各位百姓了。
流民也是潛在的顧客,只要這些人最終留在守捉城,那么現在發出去的每一兩銀子最終還是會回到他們手中。
反之,要是不給流民們發工錢,那他們拿什么買房?
沈新遠想明白這事兒后也不說不給流民發工錢的事兒了,轉而說道:“剩下的能勞作的流民大概有一萬人,其中男人約五千人,這些人好安排,往磚廠、青石礦送都行,就是還有五千女人,這幫人和近兩千的老人小孩不太好安置。”
“雖然西南三坊內的紡織廠快要建好了,但那里也安置不了這么多人,之前從柳縣來的那五百女子加上咱們原本紡織廠的女工,差不多就六百人了,頂多再招收四百人,紡織廠內崗位就要飽和了。”
李凌云略一思考說道:“從青石礦上的人里挑一半家人在守捉城內并且表現良好的人調到鐵礦上去,從鐵礦上抽五百軍屬送去鹽場,磚廠那里也抽五百人送去石炭礦,然后將城內的五千流民分到青石礦和磚廠去。”
這么做很麻煩,但若不這么做,李凌云也不放心將流民直接送到鐵礦和鹽場這種地方,煤礦雖然不比鹽場和鐵礦重要,但也是這個時代關乎民生的礦產,也要小心一些。
“至于那幫女人……城內牲畜的草料還沒有準備,讓一部分人去割草,咱們按斤收。城外被敵軍踐踏的地里還有少量糧食能收回來,安排一些人去收,收回來的糧食她們和咱一人一半。城內建設需要不少背簍竹筐什么的,找些人去編。”
“如今城內人口眾多,有手藝的人可以做些小買賣,比如賣吃食、賣衣服鞋襪等,沒錢做生意的咱們可以給她們貸款,讓她們先將生意做起來。”
沈新遠聽李凌云這么一說,思路也打開了,覺得這些女人也不是沒事兒做,甚至老人小孩也可以安排些活計做。
只是……貸款是什么意思?
想不明白他便開口問道:“將軍,何謂貸款?”
李凌云一愣,這才想起這個時代還沒有貸款一說,便解釋道:“就是放印子錢。”
沈新遠聞言臉色一變,遲疑道:“放印子錢不合適吧?百姓若知道咱們放印子錢,怕是會影響官府在他們心中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