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武快走幾步來到李凌云面前,低聲道:“節帥,那都統他們快要到了,咱們得快一點。”
馬英震驚抬頭:“你是李凌云?!”
李凌云微微一笑:“馬刺史好眼力,正是在下。”
馬英喃喃道:“本官算是知道你為何能用兩年不到的時間成長為節度一方的大員了,本官自詡有本事之人,輕視你二人,這才導致了如今這局面,時也命也,時也命也啊。”
他深吸口氣,沉聲開口:“說吧,你想讓本官做什么?”
李凌云輕聲開口:“兩個要求,第一,召集所有營指揮使及以上將官來此議事,這事兒大人正在派人去做,我便不再說什么,第二,待鎮東軍將士一到,開城投降。”
這要求在馬英意料之中,他沉聲道:“本官雖然負責平州的軍政事務,但更多的是在政務方面,軍務基本上都是各位指揮使自己做主,你想讓我勸他們投降,這事恐怕有些難。”
李凌云說道:“不是讓您勸他們投降,而是將他們都叫到這里來議事,我相信,沒有您的命令,他們不會在事情未議完之前離開。”
“您要做的就是讓人帶著虎符在城門那里等著,等我的人一到,立刻讓人開城投降。眾位指揮使不在,下面的人看到虎符豈敢不從?”
馬英眉頭輕皺:“你也看到了,虎符在弦一手中,等他帶著眾位將領過來,大家都看著呢,本官哪還有機會命令他去做這事?”
李凌云從桌案上抽出一張紙鋪開:“您將要吩咐的事寫下來,等他進來,您將信交給他,找個由頭讓他帶出去查看,他是您的親信,你們之間總該有些案子交流的信號吧?”
馬英望著紙張,半晌后開口:“待平州城破,你打算如何處置本官?”
李凌云見他如此問,知道對方是擔心自己事后找他算賬,便說道:“朝兆朝刺史是何待遇,你便是何待遇。”
朝兆的事馬英是知道的,營州被李凌云攻下后,并沒有為難刺史朝兆,依然讓他擔任刺史一職。
若他在朝兆那個位置上,一定會接受李凌云給的待遇。
可他和朝兆不一樣,朝兆沒有兵權,營州防務都在伊玉手中。但他手中有兵權啊,自從安山調走長隆軍后,他就成了一位軍政一把抓的實權刺史。
若李凌云還按照朝兆的待遇對待自己,那就有些看不起他了。
李凌云見他面有不愉,笑道:“您別心里不舒服,您知道朝刺史在營州有多大權力嗎?”
見馬英不說話,李凌云繼續道:“除了兵權,營州大小事務全都由他一言而決,他只需對我負責即可。”
馬英驚訝道:“沒有其他人制衡?”
“沒有。”
馬英張了張嘴,尤有些不信。
安山管理營州時,雖然也任命朝兆為刺史,但很多事情朝兆是不能做決定的,必須經過安山同意才可施為。
當然,這方面李凌云肯定和安山一樣,他作為營州節度使,不可能真不管營州政務,任由朝兆為所欲為,小事上朝兆可以直接拍板決定,大事方面肯定要請示李凌云的。
但是安山當初可是往朝兆身邊派了人的,平常之事需要兩人商量著來,安山帶兵出征的那段時間,營州城內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由韋長益總攬,朝兆這個刺史反而沒多少話語權。
可是李凌云卻說,營州一應事務朝兆一言決之,沒人制衡他的權力,他只需要向李凌云一人匯報事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