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又是幾聲紙張翻動的聲音。
“這,這是什么?”畢盛華在無限電廠干了一輩子了,也沒有見過這種樣子的散熱片。
其他五位八級鉗工也是一臉困惑。
“這有點像魚鰭。”
陳望點點頭,“對,就是把一塊一塊的散熱片制造成魚鰭的樣子,然后重合疊加,這樣就能大大增加散熱的面積。”
機械廠里的兩位八級鉗工一聽感覺就不妙,果然下一秒又聽到陳望說:“這就又到幾位師傅顯神通的時候,廠里沒有銑床加工,到時候還需要手工鍛造一下。”
兩位師傅對視一眼,頓時都是一臉無奈的苦笑,活不輕松啊!
相反南方廠的四位八級鉗工師傅就干勁十足,畢竟是給自家廠里改進設備,再苦再難他們都不怕。
其中兩位退休的老師傅更是精神抖擻,本以為自己都沒用了,結果竟然還能在廠里這么重要的技術攻堅戰中發揮余熱,這讓兩位師傅帶著老花眼鏡聽得比誰都認真,誓要給這些“年輕人”露一手,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寶刀未老!
所以在大家還在感嘆這鰭片難鍛造的時候,老師傅已經一眼看出了最難的地方,“這個最難的不是鍛造,是釬焊,溫度低了焊接不牢,溫度高了又要變形。”
另一位退休老師傅也贊同道:“是啊,鍛造無非就是把鰭片折彎成直角時有些難度,需要保證垂直度,最難的還是把制造好的鰭片焊到底板上。”
其他幾位聽了才注意這個問題,“哎呀,我們都還沒有想到這里來!”
“所以還是兩位老師傅厲害啊!”
兩位老師傅聽完十分受用,立馬開口道:“算了,你們這些小年輕沒經驗,還是我們兩個老東西來焊吧。”
“五六十歲的小年輕們”連連點頭,“那就太好了!”
陳望在手工操作這一塊完全沒有發言權,就安安靜靜聽著,等幾位八級大佬們商量完了才繼續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就分組工作吧,兩位老師傅負責焊接,剩下的四位師傅負責鍛造和組裝。
還有各位技術人員也需要分成五組,每一組負責一臺設備,只有各組同時進行,才有可能在一周內改進完所有設備。”
說完就看向蔣舟,“蔣科長,你部門的技術人員你最熟悉,分組的事就麻煩一下你。”
“沒問題。”蔣舟起身走向李光偉,兩人很快就把十六個分成了五組,除了一組有四個技術人員以外,其余都是三個。
“好,那二組就負責短波電臺,一組多一人就負責綜合測試儀,三組信號發射器、四組天線系統、五組頻譜分析儀。”陳望很快就給各小組分配好了任務。
然后繼續說道:“每一組開始工作之前我都會這樣提前把改進方案說一遍,大家有什么疑問的馬上提出來,我會解答,完了之后就需要靠大家自己按照方案改進,當然我作為研究員會統籌全局,改進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來找我。”
“好的陳研究員。”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