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安嵐是1940年生人,于1960年回國的。
也就是說這是她還在美國的時候寫出來的?
那一年她才十二歲!
但這里有個很離奇的地方。
因為莊曉記得安嵐回國之后主導了國產計算機的研發工作。
但看這意思.她在回國之前就開始對時空間穿越的理論研究了?
莊曉一直以為是她功成名就之后才開始對時空間的研究,原來在回國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嗎
所以說,這玩意兒其實不是用來拉贊助的。
或者說,不是在國內拉贊助的。
這應該是她十二歲的時候在麻省理工大學就打算嘗試拉贊助,但明顯失敗了,于是她就暫時放棄,然后于幾年后回國。
那為何放棄了?
莊曉想接著往下看,但這部分就這么薄薄幾頁。
于是他拿起第二份資料。
這似乎是類似日記的東西。
因為上面不僅有日期,而且用的還是第一視角。
【1954年12月30日】
【還是沒人愿意贊助,我也去咨詢過老師,老師也不看好這項研究,他覺得我走上了歪路,但依舊愿意帶著我去找到愛因斯坦以及奧本海默進行咨詢。】
【愛因斯坦對此很感興趣,但他認為也許我的方向是錯的,可惜他已開始生病,平日里頗有些力不從心,因此并不會有太多幫助。】
【奧本海默沉默寡言,對此沒有興趣,而且他今年才被吊銷安全特許權,再加上因麥卡錫主義泛濫導致他不太愿意接觸我這個中國人,因此這條路也走不通。】
【但沒關系,我本來也沒想過依靠他人,這條路我自己一樣能走。】
【1958年6月1日】
【為什么?!所有理論都證明了平行世界大概率是不存在的,或者即便存在,我們也發現不了,因此也不可能做到穿越平行世界!】
【也許我該放棄了。】
【祖國需要我,也許是時候回家了。】
【1959年1月3日】
【依舊沒有希望,我放棄了對平行世界的研究。】
【但我不會放棄,不如說這樣正好,既然證明了平行世界也許不存在,或者無法找到抵達平行世界的方法,那就要找到回到過去的方法。】
【實際上,回到過去是真實存在的,但據我所知,大多情況下,想要避免時間出現悖論,要么一切按照歷史去進行修正,也就是不改變過往歷史,要么.讓自身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要想辦法把自己的意識投射覆蓋到過往的自己身上,這樣也算是變相的‘回到過去’,同時還不會觸發悖論。】
【可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未來既然被改變,那原本的未來是否依舊存在?如果不存在,那么‘我’的記憶會不會改變?可如果記憶改變,‘我’又怎會回到過去?】
【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課題與研究方向,等回國穩定下來就可以開始研究,這邊的氛圍越來越不對了,不能繼續留在這邊。】
【1959年9月7日】
【那邊的同志已經聯系上了,他們說會找時機讓我能回去,但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他都不重要。】
【有個同志犧牲了】
【終于能回國了,同志們問我要帶什么,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帶上我的研究筆記就好。】
【1960年1月1日】
【回到祖國的感覺真好,雖然祖國確實貧窮,但我知道未來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1960年6月1日】
【我改變了歷史。】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