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永遠不也不會忘記阿姨說出這個價格時的驚訝的語氣,仿佛這是一個無比沉重的數字,一個不可能數字,阿姨不敢相信地問道,他們要賣多少熏肉大餅才能賺到十萬塊?!
張然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這大概是買下學校舊校址那位房地產開發商家的公子隨手發一個紅包的零頭,或者連零頭都算不上,但是對于老夫妻來說,大概是他們辛苦幾年才能賺到的錢。
他嘗試著向他們建議,可以將熏肉大餅漲價,但得到的只有兩個人的搖頭……
早就說過,這家店和這個時代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這年頭哪還有三塊錢一張的熏肉大餅呢?
哪還有良心滿滿放這么多料的小店呢?
哪還有慢吞吞做餅、微笑著耐心傾聽學生們煩惱或者日常瑣事的老夫妻呢?
這一切都和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不符合,所以它就這樣落幕了。
在一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日子,這樣一家開了三十多年的小店消無聲息地消失,鐵皮門上的鎖再也沒有被打開過,只留下窗戶里面那張泛黃的紙張,最終的價格定格在三塊錢上面。
沒有人給予消失的小店更多的關注,甚至沒有在學校內掀起一絲一毫的漣漪。
很快,張然他們也離開了那個地方,離開那座據說已有上百年歷史、出過很多名人、有過很多故事和回憶的老校區,來到位于城郊又大又漂亮的新校區。
新校區什么都好,就是再也找不到三塊錢一張、味道極好的熏肉大餅,也沒有那么多回憶了。
等到畢業的時候,張然特意回老校區看過,已經看不出本來的模樣。
那里被房地產公司開發的巨大城市綜合體所取代,成為新的城市中心,非常的繁華熱鬧,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不會有人記得這里曾經有過什么,更不會有人記得那家堅守了三十年的熏肉大餅店。
這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年代,快到不會擁有回憶。
對于后來生活了兩年多的新校區,張然也沒有什么太深的記憶了!
哪怕他剛剛畢業不久,過往的一切好像煙霧一樣迅速在腦海中消失。
但說不清為什么,張然卻總能莫名想起老校區那家不起眼的小店,想起那對一直面帶微笑的老夫妻,想起自己在一個個清晨或者傍晚在鐵皮房門口排隊等候的畫面。
他認真想過,為什么會這樣?
或許是因為那份固執而又可笑的堅持吧,反正從那之后他對自己老爸也變得理解起來。
他們堅守的或許不是那份價格,而是曾經小店開業時的那份信念。
城市再怎么快速發展,再怎么日新月異,有很多不變的東西依然留在很多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