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后,大驪國都
數百名武道高手運起輕功,跟在一名正在天上飄浮遁行的灰袍青年身后。
那灰袍青年神色悠閑,遁行速度并不算太快,以保證身后的數百位武道高手不會掉隊。
這三個月以來,他們自【望北關】出發,大張旗鼓、一路南下,歷時三個月,方才抵達了大驪國都的所在。
而現如今荊雨的麾下也足足有了四位止境宗師,都是聽聞有一位仙人自望北關南下,欲奔赴驪都與大驪皇室論道,于是慕名而來。
這幾百人如今便在城外的一座小山坡上停了下來,因為在不遠處的驪都城,此時正有幾乎密密麻麻看不見盡頭的精銳騎兵一排排拱衛在城墻之外,將整個驪都守護地鐵桶一般!
而在驪都城墻之上,此時正有一明黃色華蓋,華蓋之下卻是站著兩人。
其中一人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蟠龍金絲冠,瞧著是個約莫三十余歲的青壯年,身姿挺拔,皮膚白皙,一眼便知是如今的大驪皇帝。
而在此人身側,卻是一位身形消瘦、外貌平平的中年男人,這個男人無論從外貌氣質來看俱是平平無奇,唯有一雙眼睛清澈透亮、炯炯有神,似乎在任何時候都有著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的從容。
“國師,你瞧,那遠處的山坡上便是鎮北侯的叛軍了。”大驪皇帝趙鑄指了指山坡上的眾人,言道:“若只是趙蒼,給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帶著這點人進犯國都,想必是他身旁那所謂的【仙人】給了他一些底氣。”
那被稱作國師的中年人神色悵惘,輕輕嘆了口氣:“這幾百人俱是江湖上有數的高手,其中更有數位止境宗師,想不到只是一個不知真假的仙人,便能鼓動這些武道高手進犯驪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上長出的糧食、飛禽走獸皆是君祿,他們食君之祿,卻欺君犯上……唉,咱們大驪真是人心向下了!”
大驪皇帝攏著袖子,神色間似有憂慮:“若那人真是上一次盛世蟄伏至今的筑基修士,只怕……”
“陛下不必憂慮。”中年男人笑呵呵道:“有我大驪三十萬鐵騎在此,莫說區區一個筑基修士,哪怕是大羅金仙降世,也討不得好去!”
趙蒼趴在山坡上,指著驪都城墻上站著的兩人,低聲道:
“前輩請看,那身著龍袍,年輕些的便是大驪皇帝【趙鑄】,而皇帝身側那高高瘦瘦的便是當今大驪國師【陳安平】了!”
“這【陳安平】不僅是大驪武圣,更是天下文脈所在,在文壇中的造詣也是極深,立功、立言盡皆走到了人間的極處,號稱【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趙蒼神色忌憚:“大驪江山如今能夠固若金湯,這位大驪國師功不可沒。”
“這么厲害?那我得見識一下。”
荊雨運起遁光,落到了城外,一瞬間,城外三十萬鐵騎齊刷刷抽出抽出武器,指向孤零零的荊雨一人,齊聲喝道:
“來者止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