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帝眼角有些淚光,他又想跟芬兒說話了。
想跟芬兒說最終穿上龍袍的,是他們的兒子。
吳奇再次遞上了頭冠。
這一次,還不待元祐帝開口,宋裕就接過了頭冠,極為認真鄭重的戴在了頭上。
是十二旒冕。
“請父皇,為兒子正冠。”
當年他戴九旒冕,卻嫌遮擋了視線。
如今他戴十二旒冕,卻已懂了君王束已之意。
元祐帝再次伸出了滿是皺紋的手,就像當年那樣,再次為宋裕正冠。
“真好看。”
元祐帝笑的燦爛,“不愧是朕的兒子。”
......
初一,一道圣旨自宮中發出,以極快的速度傳至四海八荒。
“朕承天命,御宇數十載,夙興夜寐,未敢有一日懈怠。今朕垂垂老矣,以國家社稷為重,欲行禪讓。”
“皇太子宋裕,仁孝英明,愛民如子,文武雙全,必能克承大統。朕傳位太子,退居太上皇帝。諸臣工悉心輔弼,共安社稷。”
饒是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可當宋裕接到圣旨的時候,整個人都在輕微的顫抖。
昨日還在偷偷跟宋時歡吐槽,說禮數上的三辭三讓不過是做做樣子的宋裕,此刻卻拔腿往紫宸殿跑。
跪在元祐帝面前,宋裕的眼淚不受控制的往下掉。
“兒子德行淺薄,請父皇收回成命。”
這是第一讓。
宋裕抓著元祐帝的衣袍,他從未像現在這樣清晰的察覺到父皇老了,可他不想讓老頭子變老。
“太子,朕決心已定,日后你要以江山社稷為重,視天下黎民安樂為頭等大事,不要給咱們老宋家丟人。”
元祐帝伸手擦去了宋裕的淚水,到底是輕聲說了句,“多大的人了,還哭呢。”
“父皇是大祁的皇帝,有父皇在百姓們心里才會安穩。”
這是第二讓。
“你離開的六個月,朕收到了許多地方官員上的折子,對你極盡夸贊,百官和百姓們都已經認可你了。”
元祐帝朝著紫宸殿外看去,文武百官都已經進宮了。
一陣風吹來,吹起了元祐帝鬢邊的白發。
馬上,他就要把大祁交給他的兒子了。
“裕兒,能把皇位傳給你,朕很高興。”
感受到肩膀上的重量,宋裕俯首跪在地上,聲音都帶著顫抖:
“兒子必定不負父皇所托,不負天下黎民所托。”
這一瞬間,元祐帝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已守在產房外的樣子。
初為人父的喜悅被芬兒的痛呼聲取代,他手持長劍在院子里急的團團轉,心里不斷的求著祖宗庇護。
梅知臨也緊張的滿頭大汗,所有守在院外的將領們也都僵直著身體,對于當時的所有人而言,這一胎,就是莫大的希望。
所有人等了足足一整夜。
破曉時分,一聲嘹亮的聲音響起,穩婆高聲說,是弄璋之喜。
院外的將領們立刻歡呼了起來,院內的他有些笨拙的張開雙手,在穩婆的幫助下抱緊了襁褓里小小的人兒。
“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
“就取名為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