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這次來膠東,收獲很大,沒有白來。”
副參謀長有些遺憾。
在文登,乳山,海洋發現了江向陽印刷的書冊,如獲至寶。
再結合根據地基層的抗戰組織,一下子寫了幾十頁的材料。
很多問題,他都記在本子上,都想著好好跟江向陽討論一下,剛轉回萊陽,就接到了集團軍前指讓他和吳政委返回華北的命令。
“前指又沒有什么十萬火急的事情,從電報措辭上看,多半害怕別大小姐在膠東玩瘋了,不肯回去,我反正要去冀魯邊檢查根據地工作,等陳三右同志回來,我讓黃參謀長帶隊去臨沂方向,我和三哥送你們去華北?”
人家副參謀長千里迢迢從華北趕來,自己就陪人家過年時候兩天,然后人家就去根據地,幫自己檢查工作。
首長從華北趕來,因為沒有通報,所以沒有派人去接,已經很過分了。
現在就把人打發走了,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陳三右負責掖縣,平度一帶的基層根據地組織的驗收,檢查,春耕布置任務,還在返回萊陽的路上。
“不耽誤你一路檢查基層工作。”
“壽光一帶,我們可以回來時候看。”
聽說江向陽送他們回華北,副參謀長一下子不著急了。
倒是很多想法,堵在胸口,急切的需要找人交流。
知道吳政委在曹汝山的大隊部,手里拿著江向陽刊印的書冊。
急切的趕了過去。
“你看過這個沒有?”
“這混小子,跟我們打埋伏,我感覺,這個比抗大分校的教材,更系統,更標準,更具體,在實踐操作中,更具備指導性。”
“我也有同感,尤其是其中很多內容,對于根據地下一階段的工作,具有前瞻性。”
吳政委這一路,聽江向陽講《大秦帝國》,又翻看了膠東抗日人民政府頒布大量臨時法規。
再結合江向陽刊印的手冊。
感觸很深。
索性吩咐別書琴,去幫他找盯著電臺的顧心宜,拿《大秦帝國》手抄本。
“趁著三右還沒有回來,你抓緊時間,看看這個,看完以后,讓江向陽給我們繼續講。”
“這是什么東西?”
“江向陽還講上歷史啦?”
“小說!怎么說呢,這東西有點像《三國演義》,雖然跟正史不一樣,但是依托于歷史,我覺得首長們看完,一定會很震撼。”
“他不講《神雕俠侶》啦?”
副參謀長也很喜歡武俠小說,還說回去一路,找他們拿手抄本看呢。
“那混賬,嫌棄大家拿他跟楊過扯上關系,段宏業還想讓他做自己妹夫,就不講了。”
“哎呀,你說,八路軍那么多文化干部,善于寫詩詞的不少,竟然沒有人像江向陽這樣能寫出引人入勝的小說的,有朝一日把鬼子趕出去,打出一個新中國,讓江向陽負責文化工作,同時兼顧寫小說,順便把我們紅軍,八路軍的一路歷程,都寫成鴻篇巨著。”
“那是不可能的。江向陽打仗本事一流,建設根據地的本事在集團軍中也是相當突出的,當無仗可打的時候,首長一定不會放過他,肯定會轉入地方管理工作。”
“他可不止能派到地方工作,我聽說這家伙很熟悉美英等國的政治結構,經濟狀態,連英文資料都可以看懂,說不定,可以派去搞外交工作。”
“武漢淪陷,汪兆銘投降,全國百姓對抗戰形勢都一片悲觀的時候,我倆在這里討論抗戰勝利,建設新中國,白日做夢的還跟各國外交,是不是有點不合適。”
吳政委自嘲的開口說完。
兩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