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很熟悉劇本,但是演員們超水準的發揮,讓吳政委還是掉眼淚了。
在黨旗下宣誓,穿上這身軍裝,就別無選擇。
他想起幾次重建的紅25軍,麾下全是一幫娃娃兵,獨樹鎮的時候,自己也是別無選擇,只能舉起大刀,帶著將士們向前沖。
副參謀長也很傷感,完全代入劇中,如果自己犧牲了,愛人會怎樣呢啊?
盧副支隊長愛極了劇中的人物,跑來問江向陽,龍旗云有沒有現實中的原型人物。
段宏業得意的開口。
“首長們,表個態,就說我們屠龍劇社,演的好不好!”
簡陋的舞臺,簡陋的幕布,背景。
大量的旁白,卻能把百姓悲憤的情緒,激蕩在平度縣城回響。
后勁真的很大。
看完劇目的人,無不恨極了那些不配合八路軍地方部隊轉移的人。
陳三右第一個給段宏業豎起大拇指。
“演得好,根據地百姓看完這幕劇,我們轉移百姓的工作難度,少了一大半。”
戰士們不怕打仗,最怕的就是群眾工作。
有這樣的契合的劇目作為助力。
陳三右很想讓劇組一分為二,留下一部分,去臨沂方向,一邊演出,一邊跟著黃參謀長檢查工作。
可是段宏業現在連一個劇組的演員,都湊不齊。
別書琴很見不得段宏業得意的模樣。
一路上,不知道跟他斗了多少嘴。
“切,要不是我們情報破譯部門,顧心仁同志,傾情演繹兩首歌曲,感染力,至少降低一半。”
“對,對,對,這出戲,最大的功勞,是江向陽的,沒他的本子和歌,就沒有這出戲。”
看見兩人又都上嘴了。
吳政委馬上開口道:“趁著百姓都去了城外,我們收拾行李,啟程,路上,我和副參謀長,專門向屠龍劇社的同志們,表達感謝,這幕劇排的很好,演出也很有水平,完全可以去集團軍前線指揮部,給首長們演出,也可以去延安,讓全國各地匯集到延安的藝術家們看看,前線的人才,不比陜北的差。”
“陜北太遠,又沒有什么好吃的,我們劇社還不樂意去呢。”
盧溝橋事變爆發到現在,各界人士云集陜北,陜北成了全國人民心目中堅持抗戰的圣地。
也只有段宏業這混賬,能說出不樂意去的話。
不等副參謀長和吳政委開口。
他一溜煙跑了,劇組轉戰,搬家,要帶的家伙事可不少,根據地給他們配發的馬車都是七十多輛。
“曹大隊長,劉大隊長,在根據地,要服從盧副支隊長的指揮,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必須先服從命令,然后給江支隊長發電報,如果聯絡不上江支隊長,給我和副參謀長發報也行。”
曹汝山,劉順義咧嘴大笑起來。
吳政委這是想敲打段宏業,被那小子跑了。
然后把錘子敲自己頭上了。
剛準備回答。
老遠就看見閔鴻勝來了,抱著一挺嶄新的機槍。
兩人都以為,閔鴻勝他暫時不回華北了。
看樣子,他竟然把新機槍搞成了。
“成功了?”
56式輕機槍是中國仿制蘇聯的rpd輕機槍的一種機槍,招牌式樣彈鼓,江向陽再熟悉不過了。
如今竟然能打鬼子6.5毫米的步槍彈。
看著閔鴻勝,如珍寶一般,把機槍雙手遞到自己手上,讓自己試槍。
江向陽感覺很奇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