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軍的唐司令,出于好奇。
去參加了蓬萊英雄團和聊城英雄團的總結。
一下子都懵了。
戰士們自豪的吼著,我們黨領導的八路軍,代表的是時代的擔當,歷史的創新,人民的希望..終有一天國家會因為英雄團的存在而強大,社會會因為英雄團犧牲而進步,人民會因為英雄團的奮斗而富足...
這吼聲,這感染力,讓唐團長都有些情不自禁想跟著一起吼起來。
在作戰的總結會上。
部隊干部戰士暢所欲言。
不僅自豪的匯報著自己戰果,消耗。
甚至針對基層班組,連隊的配合,攻擊順序,發表著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還恰如其分的提出自己建議。
從戰士們總結話語當中,不難聽出,雖然作為分區的主力團,戰士們也很自豪,對于烈士們手中接過來的榮譽,非常珍惜,不能被縣大隊的比下去。
甚至從總結中,經常聽見干部舉例某某縣大隊在戰法上的創新和配合上的獨到之處。
對照自身的不足。
唐司令對此非常佩服,深刻的領略到了八路軍全民皆兵,全民抗戰,跟義勇軍很大不同,對比八路軍在膠東的表現,成長,當初自己組織的義勇軍相當于老百姓放下鋤頭,直接拿起槍的一群烏合之眾。
“曾團長,在國軍中,很多將領對于八路軍,實在太缺乏了解了,國民黨那些軍官,哪怕有八路軍的干部一半的努力,抗日戰爭也不會打成這樣..”
唐司令不好意思說自己,只能借口國軍軍官。
曾紀蘭笑了笑,唐司令的感慨,她一點也不意外。
“人心中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
“對,對,對,這句話說的真好!”
這句話,還是江向陽教她的,沒想到卻讓唐團長如此贊同,曾紀蘭啞然失笑。
“唐司令知不知道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
“知道,他跟寫《西行漫記》的斯諾是好友,曾經代表美國軍事觀察組跟隨八路軍一起作戰。他有沒有到過渤海支隊?”
斯諾是紅軍抵達陜北后對紅軍領袖,將領們采訪,寫出的《紅星照耀中國》,中文翻譯回來,卻叫做啊《西行漫記》。
而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在深入接觸八路軍以后,在給白宮的報告中就斷言,未來的中國,必將屬于我們黨的,而我們黨也必將掀起世界的改變。
“這個人,算是比較了解八路軍的美國人,跟隨我們山西的部隊打過仗,學習過游擊戰,他是這樣表達的。紀律是建立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同時也由于共同認識到并接受抗戰和每個軍事行動的宗旨而感到有義務這么做。八路軍官兵之間沒有什么鴻溝。”
曾紀蘭搖了搖頭,江向陽那混賬,一直不喜歡美國人。
認為他們的觀察組,記者來到再多,發表披露再多的文章,即便是《紅星照耀中國》那種肯定我黨土地革命,各級將領和軍事能力的,也不能阻止國民政府跟美利堅財團的骯臟交易。
國與國之間,利益高于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