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大分校跑去慶豐廠的吳政委和副參謀長竟然撲空了。
騰虎忱和張源毅都沒在。
萊蕪高爐那邊,需要發電設備。
之前給他們生產了一套火電的設備,功率有點小,無法滿足萊蕪那邊像定制電爐的需求,還因為火電的煤炭供應問題掣肘生產。
在萊蕪根據地介入幫助下,去年冬天,發動群眾修筑了一個小型水庫。
于是又給他們弄了一套水電的發電設備。
兩人帶著技術骨干,過去安裝調試了。
他們離開慶豐廠的申請,還是江向陽走之前批準的。
“這混小子,臨走時候,也不交代一聲。”
剛抱怨完,又想起江向陽給他移交的一堆進度表,吳政委啞然失笑。
副參謀長無奈的搖了搖頭。
兩人在半島軍區轉了半年,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根據地。
慶豐廠的時間也不短。
但是每次都盯著慶豐廠新建的生產線,新生產的武器,彈藥。
完全沒想到,江向陽在兩人眼皮底下,擺了這么大一個陣仗。
江向陽不要臉的說法,十殿閻羅就是凝固的詩,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道韻,常讀常新。
按照侯先生的說法。
半島軍區要為新中國成立,構筑工農業的重要基石。
“怎么辦,去找李輯祥教授和劉仙洲教授,據說他們都還在老廠那邊?”
吳政委覺得也可以。
慶豐廠現在分為新廠和老廠,彈藥廠三個分廠。
彈藥廠最為分散,主要分在了三個山洞。
老廠那邊很多設備,都轉移到了條件比較好的新廠。
可能是考慮到保密的原因,江向陽把一些研發工作,都放在了廠子最里面的老廠。
兩人到老廠時候,天都黑了。
山洞里燈火通明,李教授還在帶著幾個助手,對部分焊接鋼材的性能,行進準確數據的收集。
“兩位首長,這么晚還到我們這里來看同志們工作,八路軍還真是雄心壯志啊。”
相比侯先生,李教授顯然要健談很多,也要世故很多。
在西南大后方的時候,他聽說八路軍的戰績,非常吃驚。
也有些不敢相信。
他想來華北看一看,了解八路軍為什么可以打贏鬼子,收復河山,可是從來沒想過,到華北來工作。
所以當段宏巽跟林先生一起找到他的時候。
他非常震驚,也沒有一點準備,當得知林,梁夫婦,竟然帶著孩子一起北上華北,段宏巽給他承諾,如果不喜歡,不習慣華北的工作,可以隨時返回西南聯大,因為她肯定要回到西南的,并且用張校董的名義保證。
到了華北,看見慶豐廠的規模,了解這個廠的能力以后。
他果斷的決定加盟。
以后就在八路軍干了。
因為在他看來,八路軍紅星廠加上慶豐廠的能力,應該可以超過晉綏軍的太原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