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江向陽一走三個月。
吳政委成了半島軍區的代司令。
副參謀長坐鎮半島軍區。
兩人心里是一點底都沒有。
倒不是怕日本人。
如果小鬼子覺得江向陽不在軍區,就貿然出擊,打過來。
兩人巴不得來這么一場。
畢竟十殿閻羅是八路軍最能打的部隊。
現在的半島軍區,有糧食,有武器,有彈藥。
經過一年的訓練,休整,要不是江向陽壓著,請戰的聲音,可以從山東半島傳到遼東半島去。
兩人心里沒底的是慶豐廠,是西南過來的教授們,在山東搞的那么多軍用,民用的技術。
按照這幫教授的說法。
這些項目哪怕取得階段性突破,初步獲得成功。
八路軍未來在陸軍裝備的層面,會強于日本人。
山東未來豐富的物產,甚至可以養活山河四省,如果將這些項目的成功經驗,向整個華北推廣。
將極大豐富根據地的物資。
如果有一天我們黨真的打下了天下,這些積累的項目推廣開來,短時間就能讓四萬萬同胞,基本滿足溫飽的生活。
“侯先生,我們倆都是職業軍人,這些年,滿腦子怎么打仗,這幾個項目,我和副參謀長真是一點不懂!”
江向陽用紅筆標注的項目,也許不是很急的項目,卻是最重要的項目。
好幾個,都是關于化工和與化工有關的項目。
“根據一些國外的農業和植物學家的研究表明,要想農作物高產,穩定高產,除了氣候和氣象條件這些暫時無法控制的問題,人力能做的,無非就是選育優質高產的良種,科學的根據作物生產不同的階段給予氮磷鉀等肥料,控制病蟲害。”
這些在后世的一些基礎的植物學常識。
在這個年代,卻成為了一座大山,模糊了我們黨很多干部的基本判斷能力。
侯先生跟江向陽在永利廠設備安裝,原材料供給,投產的前后。
一起聊了很多。
有些計劃,是兩人一起商量出來的,侯先生當然知道原委。
看見副參謀長和吳政委聯袂而來,還專門挑了一個晚飯的時間,生怕耽誤他的工作。
索性侃侃而談。
“為此,江司令就從這幾個角度出發,嘗試用國外部分成熟的科技,結合我們國家實際情況,就這幾個方向,做一些嘗試。”
雖然段宏巽帶來的幾個植物學方面的專家,侯先生不是特別熟悉。
但是他很熟悉江向陽的想法。
就他們手上的項目名錄,盡可能給他們解釋這些專家一些研究可能帶來的好處。
就比如說,同大的童教授夫人,負責的一個項目,就是調研沂蒙山區所有樹木的種屬,給他們分析,判斷出植物學上的科,屬,歸納出來,選出部分適應本地條件的優勢品種,作為嫁接的砧木,在嫁接上同屬的植物。
“童教授看見你們根據地,用海棠砧木嫁接蘋果樹的時候,他都驚呆了。海棠砧木的叫做楸子,耐鹽堿,環渤海周圍,鹽堿地很多,不能種糧食,但是有非常大量的野生楸子種群..我敢斷言,未來的山東,絕不會缺乏蘋果吃。”
副參謀長和吳政委對望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