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女,崔穆清,初評上,請二評!”
崔穆清聽見掖庭宮人唱邀自己名字,盈盈上前,端莊嫻靜,朝三人一禮,口誦初評定語:“吉甫作誦,穆如清風,貞嫻靜穆!”
“楊家小子倒是好學問!”皇太后幽幽一嘆,翻看起了崔穆清的社評。
社評多是朝中清散官聯名,詞藻華麗,語言考究,不過觀這姑娘舉止儀態也確實稱得上妥帖。
“皇后怎么看?”
皇后見皇太后問起,想起自己那個整日要做圣賢的兒子李泌,無奈一笑:“本宮看這社評文書中,如圭如璋,緝熙敬止的評價,倒是妥帖,可評上!”
皇太后點頭,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的家風確實稱得上如此,于是悠悠道:“清河崔氏,崔穆清,如圭如璋,緝熙敬止,二評上!”
掖庭宮人引導崔穆清到一旁等候終選,唱邀下一位秀女:“洛陽田氏女,田甜,初評上,請二評!”
田甜躬身三個萬福禮,聲如黃鶯翠鳥,口誦初評定語:“淑婉恪謹,端良莊惠,言溫行雅!”
皇太后翻看文書,目光一亮:“你是蜀中女?”
“回皇太后話,民女祖籍洛陽,少年時隨父入蜀,一直在蜀地生活!”田甜恭敬道。
皇太后上下打量,見她端秀知禮,聲音動人,微笑道:“好姑娘,上!”
“母后!這姑娘是民女,做過歌女,您看?”皇后低聲提醒。
“本宮也是民女,早年也曾在蜀中謀生,后來輾轉各處,顛沛流離,佛陀眷顧,才生得皇兒,難道說咱們宗室有不納民女的規矩?”皇太后語帶微笑,言卻平冷。
李淳目光流轉,高聲道:“老祖宗說笑了,母后的意思是這姑娘雖是民女,卻早為家計,心如日月,是個懂事的姑娘,心下自是歡喜的。”
“是吧!本宮也如此覺得,這姑娘名字一聽就讓人歡喜,社評寫的也不錯,黽勉同心,柔嘉維則,可為上!”皇太后強調道。
掖庭宮人見此,高聲唱評后將田甜引入一旁。
皇后微笑回應,心下思索,今日恐怕要出現變數。
“太原王氏女,王淺予,初評上上,請二評!”
王淺予上前,盈盈一拜,咬牙唱誦:“夭夭悅動,雀躍翩躚,風語揚逸,靈躍偃蹇。”
皇太后聞言一愣,皇后心中暗罵楊炯不懂事,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王家女起來吧,看你初評雖如此,可儀態卻端莊有禮。想來是和楊炯有舊,知道你性格活潑,言語疏朗,所以才有此評價。本宮觀你社評,洵美且仁,柔則茹鬈,確實貼切,可為上!”
皇后率先開口,不給皇太后下評的機會。
皇太后皺眉,看來這姑娘就是皇后看中的人,觀她容貌確實上佳,家為太原王氏,可稱顯貴,雖然初評暗諷帶譏,卻也稱得上門風純正。
想到此也無意再駁皇后面子,于是定評道:“太原王氏女,王淺予,洵美且仁,柔則茹鬈,上!”
皇后微笑起身,接過掖庭宮人遞來的金鳳釵,插在王淺予的發髻上:“今后十日,好好同宮人學禮,大婚后可就是太子妃,莫要墜了自家名聲!”
王淺予知道自己三上已為太子妃,于是躬身屈膝,低聲道:“謝母后教誨!淺予謹記!”
皇后微笑扶起她,令人將她帶入儲秀宮學禮,準備十日后的太子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