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的老大老二都是能人,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讓于家老爺子派出去歷練了。兩個人也不負所望,能力在年輕一代中都是非常杰出的。
于老爺子最擅長做生意的時候兩頭下注,于老大是留學生,日偽時在金陵的外交部上班,長袖善舞,是當時有名的社交達人。小日本投降之時,攜帶兒女,母親去了漂亮國,棄政從商,成為一名很成功的商人。
但之后的于家卻沒有給清算,因為于老二在重慶,算是天子門生。后來回了申城,在市府上班,依舊是左右逢源,混的如魚得水。
后來兵敗如山倒,于老二沒有跟常申凱同志去灣灣。這也是于老爺子的意思,怕守不住,還不如去港島,有鷹國人罩著,跟這邊也近。
于老爺子晚年得子,生了于老三,寵愛的不得了。于老三也不負眾望,成為申城有名的紈绔子弟,除了吃喝玩樂,毫無過人之處。于老爺子只能一直把他帶在身邊。
解放時,于老爺子本來可以帶著剩余的家人跑路的,但故土難離,加上他也老了,小兒子才二十歲,沒干過啥壞事,就帶著小兒子留了下來。
可他還是天真了,要不是蘇強一直沒有忘記他們家的恩情,三年困難時期,一家五口人都得餓死,他小兒子沒本事,他七八十歲了還得工作幫他養家糊口。
于老三帶著家人去港島投奔二哥,于老大在漂亮國也混的不錯。老三想自立門戶,老大老二都出錢支持他。可惜爛泥終究是爛泥,是扶不上墻的。虧了幾次后,于老大兄弟就不肯再幫他去創業了。
所以這二十多年來他在港島也過得有些拮據,他哥給了他們一套房子,讓他在自己公司掛個名,每個月不用干活只拿工資。
他的兒女也不是很有出息,結婚的房子都是兩個哥哥幫忙的。
亞洲金融危機時,他二哥也受了很大影響,資產大幅度縮水,給他的工資也就少了很多。
去年他大哥去世,那邊的接濟就斷了,他二哥也退居二線,身體也不好,那一天沒了,他的那份工資恐怕也會沒了。
于老三大手大腳花錢已經習慣了,根本沒有積蓄。現在孫子輩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了,他就想著把這邊的房子賣了,給他們在港島買房子或者做點小生意。
他還是很慶幸的,十多年前,有人想花兩百萬買他這套房子,他差點就答應了。不過因為考慮到蘇強以后的養老送終,猶豫之下就沒賣成。
要是那時賣了,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那點錢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
現在賣出這個價格,回去能買三四套房子,以后的生活算是有了保障。
談好價格,姜凌云跟于老三說道:“于先生,你這個房子賣了,錢肯定是要帶回港島去的吧?正規渠道要把錢拿出去可不容易,用其他的渠道也要很高的手續費。不過我在港島有家公司,我直接換成港幣給你可以嗎?不收你手續費了。”
于老三眼睛一亮,連忙說道:“好好好,你直接給我港幣更方便。”
想了一下又小聲說道:“你少換十萬塊錢,幫我把錢給強哥,他在我們家工作了五六十年,給他留點錢也是應該的。”
姜凌云也答應了下來。
于老三對蘇大爺有些愧疚,不好意思跟他多說什么。
剛開始改開之時,他走的匆忙,這房子給回來的時候是落在蘇大爺的名下,后來他們回來祭祖,蘇大爺又把房子給回了于老三。當時他信誓旦旦的說他們于家會給他養老送終,這個房子要是賣了會給他一半的錢。但現在這兩樣都沒有實現,給蘇大爺養老送終的事情也推給了買家。
蘇大爺想跟于老三聊聊,他連忙說道:“強哥,我還有事,就不跟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