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區里的領導都回去了,姜凌云也一起走了,不過他沒有走遠,又回了工廠的宿舍區,去了霍燕家。梁萍兩個人送他到樓下就先回去了。
霍雪霏知道他要來,早早就回家等著了,見到姜凌云就高興的撲了上去。
霍燕母女準備了一桌的好菜,姜凌云吃飽喝足后就先問起了霍燕的病情。霍燕術后的排斥反應很少,現在已經好了很多,能夠自己去買菜做飯,臉色也紅潤了很多。
霍燕也說起買房子的事情,姜凌云讓譚小紅幫她們,到現在已經買了十幾套了,房子都不大,總價也不高,全都落戶到霍雪霏的名下。
姜凌云最后才問起電動車廠的事情。
霍燕雖然不是電動車廠的員工,但從小到大都在這里長大,很多小時候的伙伴都進了廠里。生病之后除了打聽一下這些八卦也沒有什么可以消遣度日的。所以她對于電動車廠是非常了解的。
“古廠長還是很有能力的,十多年前他接手自行車廠的時候,那時廠里的效益就不是很好了。他力排眾議準備上馬電動車項目,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但他還是一意孤行,并且最終成功了,廠里的效益又變好了。”
“可以說他讓電動車廠重獲新生,前幾年廠里的效益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惜工廠姓社不姓資,有人見工廠效益好,想要來摘桃子。古廠長用盡全力才保住了位置,事后他就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銳意進取了。”
“之前是因為他以身作則,那些領導不敢怎么明目張膽的貪,古廠長性情轉變之后,他自己都開始撈好處,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說了。電動車廠走到破產的地步,有外界因素,但他們那些領導干部的因素更大。以前工廠一千多人也就兩三百個干部,后來工廠一千兩百多人,差不多有一半是干部,你說有那里有那么多錢給這些吸血鬼吸。”
“這兩年工資都快發不出了,有能力的也調走了,沒走的也都是沒后臺沒背景的。能撈錢的也就那幾個重要崗位,其他的人也就跟著沾點油水。”
“工廠里面有能力而又給打壓的人也有幾個,我想想……”
霍燕給了姜凌云一份名單,是那些口碑好,給打壓過的人。但她也只能算是道聽途說,有些自己認識,有些只是聽別人說,自己也不敢確認。
姜凌云用錄音筆把霍燕說的都錄了下來,后續會找人去核實。他得先把架子搭起來,實在沒人就只能從外面招人。
像這樣的老舊國企,山頭林立,派系很多,姜凌云只有快刀斬亂麻才能快速掌握這家工廠,不然僅憑這種內耗就能讓他什么事也做不成。
此時距霍燕家不遠的古廠長家也是熱鬧非凡。
今晚能來這里的都是古廠長的心腹,經過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廠里給他經營的鐵板一塊,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幾年前他心灰意冷之后,就打算把電動車廠私有化。于是這幾年他放縱屬下的貪腐不作為,讓工廠走到破產的邊緣,然后他再聯系外人收購工廠。而他還將繼續擔任廠長,并讓工廠浴火重生,只是到時工廠不再是國企,而是他古某人的私企了。
這幾年他一直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比如把集資房賣給個人,籌集資金買斷工人工齡。
這些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很多事情慢慢的處理的差不多了,到明年他差不多就可以零元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