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接著說道:“他叫馮軍,我姑以前也打聽過他的消息,畢業后他就在一家華爾街的小公司上班,工資確實比國內高很多,她以為馮軍混的有多好,為了國外的優越生活而拋棄她和孩子。在碰到你之前,我姑確實抱有幻想,以為他會回來找她,然后帶她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碰到你之后才拋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讓人調查過他,二千年之前他確實混的不錯,拿了學位之后就在一家小公司工作,買了房子車子,過上了中產階級的生活,還有了一個白人女朋友。就在他準備要結婚時,科技股泡沫導致的股災讓他瞬間一無所有。公司破產了,工作沒了,錢也沒了,女朋友也分手了,還欠了一屁股債。他在街上流浪了幾個月,后來才找到打雜,幫廚,做服務員的工作。現在住在布魯克林的一個地下室,開著一輛轉了十幾手的福特,他的人生就是一場笑話。”
姜凌云卻沒有笑話他的意思,他只是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已。
在九十年代,對比一下國內國外的生活,十有八九的人都會選擇留在國外。畢竟物質條件擺在那里,即使留在國外刷盤子,一個月的收入也比的上國內一年的收入。
那時候出來的人都窮怕了,都經歷過饑餓的生活,于是即使做黑戶也要留在國外。即便他們回去能夠成為國家的精英人士,他們也會選擇留在國外當黑戶。
這只是時代的一個錯誤而已。
“你有跟他相認嗎?”姜凌云問道。
“沒有,不過我來了幾次,之前每次都找他聊天,問他后不后悔留在國外,要是留在國內他會怎么樣?他可能也怕了我,剛才見到我們就不敢靠上來了。”
姜凌云想起趙珺的那幾個同學,即使沒有留學身份的加持,他們的日子都過的不錯,已經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了。和馮軍在茶餐廳當服務員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一個地。
姜凌云覺得不相認也好,都已經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了,就沒必要來往。
兩個人又吃了一頓早餐,這時茶餐廳也不忙了,兩個人吃完就出去。
剛出門口,馮軍在后面追了上來,“你們認不認識趙珺?”
姜凌云兩個人都呆住了,回過頭來看著他。
馮軍有些尷尬的笑了,“小姐你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你跟趙珺有點像。然后又問了我很多莫名其妙的問題,我就覺得有點奇怪。這位先生跟我年輕的時候很像,我不騙你們,你們可以看一下。你們就像是年輕時候的我和趙珺。”
馮軍從錢包里拿出了一張珍藏的相片,是從正常相片里剪下來的。
年輕時候的趙珺跟馮軍在大學校門口合影,趙珺笑的很燦爛,姜凌云從來沒見她那么笑過。
趙靜跟她姑長的有幾分相似,現在的他們就像是十幾年前的趙珺和馮軍。
姜凌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他把照片給回馮軍,只是問了一句,“你后悔了沒有?”
馮軍神情有些黯然,“早就后悔了,只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后悔藥。”
姜凌云說了一句,“好好生活。”然后就跟趙靜一起走了。
馮軍張口想說什么,但終究沒有開口。
姜凌云兩個人開車走遠了,趙靜忽然想起來姜凌云剛才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