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話又說回來……
雖然孔澤很像反駁這兩位同伴的話,卻又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
沒辦法啊……
誰讓那人,是號稱“紅歌代言人”的沈銘恩呢!
沈銘恩是什么人
是在《華語打歌中心》獨自一人將一群才華橫溢的知名主旋律創作人摁在地上碾壓的人!
更是在《巔峰歌手挑戰賽》驅洋救國,正面迎戰格萊美都沒輸過的人!
內娛那么多資本,那么多錢,請了幾乎得有大半個主旋律創作人的半壁江山去針對他!
結果呢
愣是被他手持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砍到蓬萊東路,殺了個七進七出七進七出!
要不是他想退出節目,真比拼作品,比拼唱功,比拼舞臺……
放眼內娛,如今,無人敢說是他一合之敵!
他們《音途萬里》節目的“歷史”命題,本身就是效(跟)仿(風)的《華語打歌中心》,沈銘恩在《華語打歌中心》都能亂殺,來他們節目那不是“降維打擊”嗎
而事實證明……
沈銘恩也的確是來降維打擊的!
……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白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
極具內容的歌詞,滿懷情感的演唱,沈銘恩就是沈銘恩,沈銘恩永遠是沈銘恩,無論任何人說他“江郎才盡”,他仿佛都能夠用實際行動,打破傳言!
你聽聽這首《精忠報國》啊!
每一句歌詞,都是那么的考究啊!
《精忠報國》,歌名來說,其實但凡是個國人看到之后就沒有不知道歌頌的誰。
歌曲以岳武穆為原型,但并非簡單復刻歷史,而是對“精忠報國”這一符號進行了“去悲劇化”和“精神提純”。
歌曲內容略去岳飛被冤殺的悲劇,只聚焦其“征戰”和“壯志”,將歷史人物的“個體悲劇”轉化為“群體精神符號”;同時強化普世性,將當時的“抗金”轉化為“守土開疆”,將“忠君”轉化為“忠國”,使這種精神突破封建時代的倫理局限,適配現代社會“國家認同”的需求。
這種處理,讓歷史人物從“具體的悲劇英雄”變成了“永恒的精神圖騰”!
而沈銘恩的歌詞,也極具震撼力!
你聽他唱的:
……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愿守土復開疆!”
“堂堂zg要讓四方!!!”
“來賀!!!”
……
“哇!!!”
“啊啊啊!!!”
“他媽的!”
“哈基恩你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