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樂器,就他媽讓你這么用的!】
【你個垃圾簡直是侮辱了國風!】
【hetui!沈銘恩就是恥辱!】
……
一步錯,步步錯,在強烈的“有色眼鏡”加持下,即便有人想要夸獎沈銘恩兩句,聲音也被淹沒在謾罵潮中了。
而也就在這般情況下……
舞臺之上的沈銘恩,緩緩地拎起話筒,輕聲唱著:
……
“戲一折”
“水袖起落”
“唱悲歡離合,無關我”
“扇開合”
“鑼鼓響又默”
“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
一個非常經典的流行唱腔開局,當代的“戲腔”其實不是那種典型的京劇、戲曲里面會有的唱腔,如果純那個的話現在很多觀眾也不一定聽……
所以現在很多創作人,習慣于將老祖宗的戲曲融入到流行音樂里,以一種雙方結合的方式演繹,并借此來突出其間反差。
而沈銘恩的戲腔作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哦不……
應該說,他才是這股風潮的“引領者”!
畢竟,一開始,這種融合的風格,就是從他的《萬疆》開始的啊!
當初《華語打歌中心》刁難沈銘恩,要求他們創作戲腔風格的作品,直到現在很多人還記得《萬疆》歌詞里那句“紅日升在東方,其大道滿霞光”出來的時候,有多么的震撼。
那一刻沈銘恩傳遞給所有人的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
可此刻……
同樣是聽戲腔,同樣是聽類似風格的作品,內娛的觀眾們感受到的非但不再有任何的愛國情感,反而……
全都是諷刺!
【唱的你媽的什么這都是……】
【hetui!別唱了行不行,惡心死了!】
【現場那群小日子過得不錯的rb人倒是他媽的聽得挺帶勁……】
【一群sb,sb和sb湊一塊兒了!】
……
罵聲雖說同樣鋪天蓋地,但是這里頭其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抹黑的人還是只針對沈銘恩之前的行為,沒有一個針對作品的。
甚至!
有些個觀眾,聽著沈銘恩這首《赤伶》,竟然莫名的感覺到有種……
凄涼的感覺。
就是那種,戰爭時候,血染山河的凄涼色彩。
其實《赤伶》的歌詞里本來也有這樣的隱喻,沈銘恩身上穿的是戲服,唱的自然也是一個戲子的角色,開篇就站在了一個戲子的視角,描繪舞臺上的“假”,與舞臺下的“真”。
暗示戲子看似游離于現實之外,實則早已被卷入時代洪流!
一股名為“無奈”的感覺,悄然蔓延開來。
旋律里面更是極具巧思,主歌部分以舒緩的古風旋律鋪陳,背景樂里還有一些戲曲中的“念白”部分,平靜中暗藏著敘事感,非常無敵!
逐漸的,有些人,開始覺得這首歌……
有點兒意思了!
襠燃,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這歌有點兒意思,那野豬肯定吃不慣細糠,有些人就是完全不懂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