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便從南陽縣城,搬回了曾經起家的村子,河西村。
裴老夫人陷入回憶,喃喃道:“算算年紀,崔家那位舉人老爺,應該是你小弟的太祖父。他的太祖父可是位了不起的人,還曾經指點過你祖父學問呢。”
“哦對,還有你小弟的祖父,以前也是南陽縣城有名的大才子,年紀輕輕便是秀才公,學問比你祖父都要好。可惜……唉。”
可惜,天妒英才。
崔家一位舉人老爺,一位秀才相公,先后去世。
風光無限的崔家,便這樣迅速沒落了。
老管家也是無限唏噓:“竟然是舉人之家,真是沒想到。那老崔氏為了供兩個兒子讀書,耗光了家業。聽說此次院試,崔家兩個兒子又沒中。一家人窩在河西村,日子過得清貧艱難,飯菜常年不見葷腥,還總被人嘲諷說閑話。”
裴堅聽得拳頭都硬了。
誰敢嘲諷他小弟?
是了,崔峴看著瘦小孱弱,腦子又笨,家里還窮,肯定經常被人欺負。
要不能一直找‘大哥’嗎?
找大哥的目的,當然是求大哥為他主持公道啊!
結果自那日兩人分別,裴堅被禁足,竟沒有第一時間去打聽下小弟的難處。
自己這個大哥,做的實在太不稱職了!
裴堅心中愧疚,急切的對裴老夫人說道:“祖母,求您了,快去崔家把我小弟請過來!但是不許讓他簽賣身契,也不許簽雇傭契書,不讓他做書童,讓他來做我小弟就行!以后每月,給他五兩,不對,給他十兩俸銀!”
裴老夫人沒吭聲。
她是成年人,看待問題不似小孩那么簡單。
既然知道崔家是清貴之家,不是田地里的泥巴農戶,那就得給人家應有的尊重。
貿然登門,問人家愿不愿意讓孩子出來做書童,實在太過唐突了!
而且雇傭契書還是要簽的。
你連契書都不簽,還每月給十兩俸銀,那人崔家一聽,鐵定以為遇上了騙子。
再者說,哪有一個月給高達十兩銀錢做俸祿的啊!
裴老夫人在想怎么圓潤的處理這個事情。
但裴堅急了。
他擔心自己小弟啊,見祖母一直不開口,以為祖母不同意此事。
于是咬牙說道:“祖母,您還磨嘰什么呢!快去把我小弟請過來,大不了……大不了我答應你去族學繼續念書!”
裴老夫人驚呆了。
一屋子的下人們也驚呆了。
天菩薩喲!
裴堅五歲開蒙,如今11歲,整整六年,天天厭學!
這還是小少爺人生頭一次,主動說要去讀書。
少爺那位‘小弟’,魅力這么大的嗎?
裴老夫人率先反應過來,神情激動的看向管家:“愣著干什么,去,快去河西村請人啊!備一車米面糧油蛋肉,登門后務必要客氣說明來意!”
“就說咱家少爺缺個玩伴,請他家小哥來府上作陪,不必簽賣身契,雇傭文書……算了,也不必簽了!但照常領月錢,每月給,給五百文吧,太多了容易遭人眼紅,而且給太多崔家也不見得愿意要。”
裴堅本來嫌棄每月五百文太少。
但聽完祖母最后一句話,他頓時改口說道:“那再拿十兩銀子帶過去,從我的賬面上支,那是我答應好給他的。”
打碎的‘摩喉羅’雖然是‘假的’。
但大哥的心意,是真真的啊!
裴老太太這次痛快的很:“準了。”
老管家喜滋滋的領命去辦差事。
整個裴府上下一片喜慶。
小少爺終于肯讀書了!
主家老夫人心情大好,還給仆從們都賞了喜錢。
那位‘少爺的小弟’還沒進門,就已經成功獲得了整個裴家上下所有人的好感。
并且期盼他趕快進府。
唯有裴堅心情悲切。
大哥難當啊!
為了小弟,他真的妥協了太多嗚嗚嗚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