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縣城。
仲景巷里好生熱鬧,因為一戶姓崔的人家,今日喬遷新居。
幾位鄰里探身張望,湊一起嘮閑話。
“瞧著來頭不小啊?”
“哎喲,七八輛馬車先后來探望,似乎都還帶著仆從呢!”
大家語氣驚嘆,猜測新鄰居的身份。
這時,對面院子走出一位老漢,冷臉朝門口潑了一盆淘米水。
而后不屑啐道:“真要有什么來頭,能住仲景巷這破落地方?早搬去伏牛巷了!”
說罷。
老漢扭頭回家,重重關門。
幾位鄰居面色不虞,這崔老頭,今日又發什么瘋呢?
誰惹他了!
其中一位鄰居轉了轉眼珠,目露了然:“許是因為新搬來的鄰居也姓崔,人家正風光無限,他家一地雞毛。同姓不同命,嫉妒了唄。”
這話,讓周圍眾人都臉色微妙。
仲景巷里誰不知道,這崔家日子過得糟心,一大家子都極為難纏。
也是巧了。
新搬來的鄰居,同樣姓崔。
剛住進來,就被崔老頭給嫉恨上了!
以后怕是有熱鬧看咯。
另一邊。
新搬來的崔家,確實正風光得意。
這仲景巷雖說陳舊了些,但位置極佳。
走到伏牛巷,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出了巷子,集市、坊市、牲畜作坊、早點鋪子、酒樓茶樓、書肆醫館等等,也都距離不遠。
生活極為便利。
更妙在,租金也不算貴——每月八百文。
這是裴家幫忙物色許久,特地挑的地方。
牙行看在舉人老爺家的面子,給了個實惠價。
每月八百個大子兒的基礎開支,換做以前,老崔氏是萬萬不肯的。
因為一年下來,單是租金都得將近十兩銀子了!
好生嚇人。
但為了峴哥兒、鈺哥兒方便讀書,為了日后把兩個兒子送進縣學,為了一家子能過的舒暢些。
老崔氏一咬牙,租了!
峴哥兒如今出息了,一家人日子越過越好。
老崔氏身上的陰郁在不自覺消失,變得愛笑,瞧著就是個和藹的老婦。
此刻。
她坐在新家院子里,笑著逗弄小孫女哩。
崔伯山、崔仲淵兩個男人,和大伯母林氏,以及幾個小的,正忙活著打掃、擦洗。
新家院子不大,只有原來在河西村時候的一半。
仍舊是三大間廂房,里面又套了三個小間,一家子都能住下。
崔峴也有個獨屬于自己的房間了!
更妙的是,院子里還有口水井。
西邊搭了雞棚,挨著雞棚不遠處,栽種了一棵桂樹。
據說是以前一位秀才公種下的。
老崔氏一眼瞧見,就稀罕的不行:桂樹,好寓意啊!以后她的兒子、孫子,都能蟾宮折桂呢!
看得出來,裴家人為挑這個房子,是真費了心思。
不僅如此。
今日崔家喬遷新居,裴家、高家、莊家、李家的夫人們,都特地來恭賀。
搬到新住處,有人恭賀道喜,人情往來熱絡。
這日子,哪能過不紅火呢?
林氏一邊收拾,一邊笑著提議道:“娘,今晚上咱家殺只雞燉一燉,慶祝般新家。”
聽到這話,一家人都很是意動。
老崔氏非常痛快就同意了:“行!”
“耶!太好咯,有燉雞吃咯!”
崔璇高興到眼睛放光。
她帶著鈺哥兒、峴哥兒,姐弟三人合力,逮了一只棚子里最肥的大公雞。
自家養的新鮮土雞,加上最近才成熟的頭茬芋頭,在鐵鍋里燉上足足半個時辰。
雞肉軟爛,和被燉到綿糯的芋頭一起送入口中咀嚼。
當真是香吶!
一家子八口……不對,現在是九口人,吃的兩眼冒光。
可惜最小的那個只能眼巴巴看著。
飯后。
陳氏看了眼天色,說道:“鈺哥兒、峴哥兒,趕快去睡覺。明日就要開始去上學哩,可不能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