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
東萊先生家大門外排隊的學子,直到天黑,才依依不舍散去。
崔峴站在門口,朝那邊張望片刻,而后輕‘嘶’了一聲。
這大腿,實在太粗太誘人。
所以和他一樣,有抱大腿想法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但完全可以理解。
人家這老先生,不僅自己是名儒,還有個布政史師兄,以及內閣次輔老師。
有學識、有名望,有實權,有后臺。
成功要素直接疊滿了!
簡直是完美‘靠山’,天塌了,都能有能力幫忙頂住那種。
崔峴當初為走出河西村,忽悠大哥裴堅,本質不就是為了給自己找靠山嘛。
可大哥那小胳膊小腿兒的,實在不經靠。
以后崔峴哪天玩兒脫了,莫說大哥。整個裴家也不見得能替他撐住。
再說,就大哥這個情況,將來還得崔峴自己立起來,替他做靠山呢。
所以該怎么先跟隔壁大儒建立聯系,探探人家口風?
比如您老人家有沒有收個徒弟的意愿呢。
在下不才,倒是挺愿意的!
要是您老沒有收徒弟的想法,那就退一步,大家交個朋友也行啊!
崔峴略作思索,還真想出一個好辦法。
雖然不知道,為何這么厲害的大佬,竟搬進了仲景巷來。
但既然搬進來了,那大家就是鄰居嘛。
新鄰居來了,去打個招呼,寒暄認識熟悉一番,這是祖母最擅長的。
想到這里,崔峴趕緊去找祖母老崔氏。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
崔峴剛關上院門,走進堂屋。
便見老崔氏坐在臥房桌案前,在油燈下,一邊哆嗦握筆,一邊崩潰大哭:“太難了!真的太難了!”
“伯山,仲淵。娘腦子笨,實在是學不會啊!”
崔伯山面無表情,想笑,但是又繃住了。
而崔仲淵則是道:“娘,你這個年紀,正是努力用功、學習開蒙的好時候。你要是不學,將來兒子們如何有顏面跟爹交代?”
“更何況,咱崔家的未來,可都攥在你手上了。你看峴哥兒,一學就會,鈺哥兒最近也進步神速。”
“怎地到了娘你這里,就死活也學不會呢?”
老崔氏哭聲驟停,大怒。
崔仲淵梗著脖子道:“娘以前就是這般教訓我和大哥的。”
“……”
老崔氏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半晌后又開始哆嗦著哭:“學,娘繼續學!”
看著這一幕的崔峴,默默退了出去。
開蒙識字學算數這種事情,不管是五歲,還是五十歲。只要你開始學,都得先瘋上一陣子。
算了,別再折騰祖母了。
老人家看起來……也怪不容易的。
這一夜,老崔氏的枕頭都是濕的。
因為開蒙真的太難了。
太難了啊!
次日,學堂休沐。
東萊先生也許是昨日累著了,門外掛了‘謝絕見客’的牌匾,因此仲景巷又恢復了往日的清靜。
崔峴心里惦記大儒靠山,沒有在家溫書,而是故意在巷子里晃悠。
他現在,絕對算得上是仲景巷最受歡迎的人。
因此一露面,各家鄰居都來熱情打招呼。
這家給送點瓜果,那家給送盤點心,不足一盞茶功夫,懷里便被‘投喂’了各種零嘴兒。
甚至還有人來找他斷官司的!
眼看遠處有幾位鄰居互相指責,老遠就嚷嚷著要找‘小神童’評理。
崔峴不著痕跡往前走幾步,好巧不巧,站在東萊先生家門外不遠。
片刻后。
張嬸子、李嬸子,以及孫老叔,和三個年輕伙計一起,先后對崔峴說道:“小神童,你可要為我們評評理啊!我們只信你。”
圍觀鄰居見有熱鬧可看,也都湊了過來,好奇道:“什么糾紛,還得找小神童來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