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南陽王的第一句詩,并無提到蟬鳴,但卻把場景置放在了樹木上,這樣想倒也有幾分雅趣在。
宋知府腦子轉的飛快,卻始終想不出來合適的,急的他猛喝一口茶水。
不曾想茶水太熱,燙的他一個激靈。
但他憑借著毅力,愣是把熱茶面不改色的咽下去,這才沒有鬧出笑話。
最后因為被燙精神了,還真讓他給想出來一句,強笑著說道:“有了,我接:疏蟬足斷聲!”
這句同樣比較一般。
意思是蟬鳴聲斷斷續續的傳來。
但好歹點了題,而且是第二句,雖說淺顯直白了些,但也并未顯得過于突兀。
所以眾人沒有表示質疑。
宋知府心知這一關過了,坐著默默擦拭額頭上的汗水。
他下方是葉懷峰。
葉縣令大概是‘剛畢業不久’的原因,腦子里知識還沒忘光。
故意適時停頓半盞茶功夫,給上官留足面子,這才裝模作樣苦笑一聲,道:“下官不才,接一句:已催居客感。”
這句還不錯。
意思是,陣陣蟬鳴聲,讓客居于此的人,有了傷感的愁緒。
詩句從這里,算是漸入佳境。
從表面言物,到開始初步言情。
壓力給到了下方的裴崇青。
外面裴堅開始喊話:“祖父,你快接啊!”
裴崇青:“……”
且看回家后,老夫不把你這倒霉孩子給打死!
但那是回家以后的事情,現在裴崇青除非把自己打死,否則就得接詩。
他也開始戰略性喝茶。
可喝茶也想不出來,最后實在沒轍,在一片噓聲中站起來,聲稱自己要找找靈感。
外面的噓聲越發大了起來。
當然噓聲最大的肯定是裴堅,他好像生怕自己能活的過今晚似的。
眼看一盞茶工夫就要到了。
裴崇青卡著時間,硬著頭皮赧然接了一句:“更始旁人驚。”
這……大概意思是,讓旁人感到心驚?
說實話有些勉強。
把葉懷峰上一句‘已催居客感’剛剛帶起來的小氛圍,給沖歪了。
一幫看熱鬧的文人們發出指指點點的嘲弄,半點也不給舉人老爺留面子。
因為這是文會,技不如人,被嘲笑也只能受著。
甚至有人喊著這一句算裴崇青輸了。
可這畢竟才第一輪,不好鬧得太難堪。
作為主家的南陽王笑著道:“高樹多涼吹,疏蟬足斷聲。已催居客感,更使旁人驚。”
“看來,我王府的蟬鳴聲實在惱人啊。既讓人傷感,又讓人心驚。”
說完后。
南陽王笑瞇瞇看向崔峴:“崔小公子,到你了。”
一時間,眾人也都看向崔峴。
小神童崔峴,以《詠鵝》《憫農二首》在大梁王朝詩壇‘出道’。
一‘出道’便成為‘當紅炸子雞’,不僅詩傳士林,還上達天聽。
因此,大家都對他抱有期待。
或者說……抱有懷疑。
今日這場聯句詩,作好了,小神童就能徹底坐穩神童之名。
可若是作不好,那接下來等待他的,怕是會有諸多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