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眾人神情各異的目光。
崔峴不慌不忙道:“王爺莫要多想,今日您好酒好菜招待。縱使蟬鳴聲惱人,但我等坐在一起,開懷赴宴,旨在賓主盡歡,互訴情誼。”
說完后。
他笑道:“我這一句,接:晚夏猶知急!”
此句一出,桌上眾人都眼睛一亮。
東萊先生更是夸贊道:“妙哉妙哉。”
圍觀的文人們也都紛紛鼓掌叫好,眼睛里盡是驚艷。
裴堅、李鶴聿幾人根本不知其所以然,但不妨礙他們把手都拍腫了,大聲夸贊。
因為裴崇青上一句詩,把情緒沖掉了。
崔峴這一句,無法陡然拔高立意。
只能令改出路,將意境穩穩地往上托舉,摒除掉傷感、心驚的元素,再來一個落得住跟腳的轉折。
晚夏猶知急,意思是:夏末的蟬鳴聲,依舊非常急促。
‘猶’與‘急’二字,一改前詩之頹廢、低落。
意思雖然簡單。
可一下子就把整首詩給‘點’活了!
這首聽蟬詩,從這里開始,瞬間靈動起來,鮮活起來,開始有了‘生命感’和‘高級感’!
“晚夏猶知急,當真好句!”
“不愧是能作出《憫農》的小神童,今日我等,也算是見識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
圍觀的文人們,咂摸著這句詩,越咂摸越覺得驚艷。
大家互相傳頌,不出意外響起一片叫好贊嘆。
南陽王眼睛亮起來,當場道:“好!好一個晚夏猶知急啊!本王建議,我們為此佳句,共飲一杯,可好?”
眾人紛紛笑著舉杯。
而后促狹的看向崔峴。
年幼的小男孩們肯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跟著一群爺爺、叔叔、伯伯、哥哥們,在一個酒桌上吃飯。
然后被他們不懷好意慫恿著,讓你喝一口白酒,或者舔一下沾過白酒的筷子。
然后等你被辣的齜牙咧嘴,滿桌人哈哈大笑。
這大概是成年人共有的惡趣味?
南陽王看著崔峴,笑道:“崔小公子,喝一個?”
崔峴推開手邊的大杯,笑道:“換個小杯來。”
哦豁!
這便是要喝的意思了!
周圍頓時響起更加熱烈的歡呼聲。
南陽王命仆從換來了一個小小杯,給崔峴稍微倒了一小口。
崔峴半點不怯場,舉起酒杯:“這里峴最年幼,合該峴敬諸位前輩。”
說罷,一口飲盡。
古代以清酒居多,入喉并不算辛辣,但因為年幼,崔峴臉上霎時間便浮現出一層紅暈。
紅撲撲的,白里透紅,越發顯得俊俏。
眾人看在眼里,當真嘆服的很。
小神童不僅學識過人,而且膽識風采同樣不凡,小小年紀,和這么多大佬坐在一起,半點也不怯場!
更妙的是。
他那一句‘晚夏猶知急’,還給下方的李端大人,留好了接詩思路。
因為小神童剛才跟南陽王談話的時候暗示了:旨在賓主盡歡,互訴情誼。
果不其然。
放下杯盞后,李端嘿笑一聲,立刻接道:“新秋別有情!”
晚夏猶知急,新秋別有情!
夏末的蟬鳴聲,依舊非常急促,但初秋的蟬聲,卻別有一番情意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