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下一刻,鄭閣老真的‘惶恐’了。
得到皇帝準許。
一位言官大聲道:“臣要彈劾鄭閣老,插手科舉,幫助門下徒孫舞弊!微臣得到消息,鄭閣老的徒孫,九歲崔峴,中了南陽縣案首!”
“這一定是南陽縣令,意圖巴結鄭閣老,所以才荒唐到,將一九歲稚童,點了縣案首!”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萬萬沒想到,今日一上朝,就出現了這么大的事情!
科舉舞弊,可是重罪啊!
而鄭閣老本人也傻了。
“想不到,我大梁科舉,是在為鄭閣老選拔人才,實在荒唐!”
“懇請陛下肅清朝堂奸佞啊!”
三位言官接連激情開麥。
朝堂其余百官互相對視,暗中使眼色,有人表情振奮,有人臉色著急。
因為,這個事情很微妙。
九歲縣案首,實在夸張。
若是真的能定性為‘鄭霞生參與科舉舞弊’,那就是潑天大罪,他這個次輔,指定是要被拉下馬的!
難道……朝堂多年不變的格局,要被打破了?
有意思的是,言官們打了頭陣,卻遲遲無人敢跟進。
朝堂的大人們都是人精,不似言官噴子,他們深懂政治斗爭。要么不錘,要么一錘子砸死。
顯然這個情況是砸不死鄭閣老的。
言官們在毫無證據的亂噴。
鄭閣老也是人精,但這次被噴的理由,他是真沒繃住。
老大人臉上的表情有片刻凝滯——
不是,小崔峴怎地就中縣案首了?
周雍呢?李端呢?這倆廢物徒弟,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前來打聲招呼?
還有,不是早就交代下去,讓小崔峴低調行事嗎!
那這縣案首是怎么回事?
難道是敵人的陰謀?
葉懷峰可靠嗎?
不不不,誰家敵人為了坑你,給你點作縣案首啊!
那就只剩下一個真相——小徒孫太優秀了!
迅速想通了這些,鄭閣老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聲道:“啟稟陛下,微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怎敢插手科舉這般大事?”
“此番污蔑,實在讓老臣寒心吶!臣,請辭告老還鄉,以示清白!”
龍椅上,見閣老哭的可憐巴巴,皇帝趕忙道:“鄭愛卿何出此言,朕又并未真的怪罪于你。那南陽崔峴,朕還有些印象,便是他作的《憫農二首》吧。”
說話的同時。
皇帝看向參本的言官:“爾等狀告鄭閣老參與科舉舞弊,可有證據。”
“額……”
言官們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這也能看得出來,真正簡在帝心的臣子,和普通臣子是不一樣的。
鄭霞生能穩坐次輔位置多年,豈能沒有原因?
禮部尚書站了出來,道:“陛下,不如讓南陽將那崔峴的考卷,呈送京城審閱?屆時,自能為閣老洗刷冤屈。”
皇帝道:“準。”
這件事,便暫時翻篇。
但任誰都知道,它肯定沒完!
若是那九歲稚童的答卷不合格,鄭閣老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但文無第一,九歲稚童的答卷,如何做到讓所有人信服?換句話說,但凡有點瑕疵,都能讓人抓住把柄啊。
這件事,可操控的余地太多了。
下朝后。
其余各方勢力,各展神通,速速連夜去查證崔峴的考卷。
九歲縣案首一事,經由朝堂傳出,立刻在官場、士林引發劇烈轟動。
與此同時,鄭閣老一派的官員們也十分惶恐,紛紛來向閣老打探消息。
鄭閣老表示:老夫不知啊!
老大人當場氣呼呼修書兩封,里面包含了無數臟話,分別送去開封、南陽。
你們兩個孽徒,有這么坑老師的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