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崇青臉上的欣慰驟然一收,緊急撤回一段沒有來得及釋放的祖父情誼。
且不管裴堅和莊瑾的‘個人恩怨’。
當日午后。
老崔氏為兩個兒子準備好報考事宜后,把崔峴喊去了‘辦公房’。
去年第一次開完會以后,崔家保留了‘開會’的傳統。
甚至單獨把一間耳房,布置成了辦公房。不管是家庭會議、還是學習會議,都經常在這里召開。
而今日的會議,是老崔氏等人自發組織,來咨詢峴哥兒,下一步的‘崔家戰略發展’。
眾人落座后。
老崔氏率先道:“峴哥兒,你娘、大伯母,還有璇姐兒,都初步開蒙了。經過這一年學習,祖母覺得,最快的學習辦法,還得是在生活實踐當中成長。”
“因此,我們四人申請,開始做生意!未來四年,我們在南陽摸索,積攢經驗。這樣等到了開封,你去辯經,我們就能著手放心大膽去干大事兒了!”
陳氏、林氏、崔璇三人,都頻頻點頭,期待看向崔峴。
顯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們有了野心。
想迫切扛起‘將崔家發展為名門望族’的重擔!
但說實話,歷來名門望族,都是需要數代人的努力、積累,才能真正崛起。
崔家想要彎道超車,迅速成為‘首富之家’,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強有力的,劃時代的核心產業。
這個問題,崔峴從一年前就開始思索了。
并且也有了答案。
那就是——報紙,這個時代叫做邸報。
說白了,就是‘古代傳媒產業’。
往小了講,報紙行業可以關聯廣告,迅速幫助崔家進軍、涉獵、滲透各個產業。且不至于被商業競爭對手們壓制、反撲。
往大了講,那就是提前占領輿論高地,埋下思想火種,掌握一手情報,必要時還能打輿論戰。
以傳媒業為核心,搞實業發展。
作為一個現代人,讀過《天工開物》等書籍的崔峴,想要搞點發明致富,不難。
迎著老崔氏等人期待的目光,崔峴笑道:“祖母,娘,大伯母,我早就有想法了。未來四年,你們唯一的任務,便是開一家邸報。”
聽到這話的眾人:???
啥?
邸報?
哎喲,我們幾個剛開蒙一年的女人,去搞邸報?
這不是開玩笑嘛!
先不說就憑她們幾個,能否把邸報做起來,怎么做。
關鍵是——
老崔氏傻眼道:“邸報這玩意兒,咋賺錢吶?”
崔峴知道,有些深層次的東西,解釋不明白的。
因此他略作思索,笑著給出個最俏皮、又通俗易懂的解釋:“祖母,您想啊。您先在南陽,把邸報做起來,招募好工人,熟悉一切邸報流程。”
“甚至未來四年,你把咱家邸報提前開去河南各個府城、包括開封。”
“到時候等我去高臺辯經,全河南,乃至全大梁都會關注這場盛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來開封,參加這場盛會的。”
“到時候,我的每一場辯經內容,輸贏,對手是誰,場面如何,都會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盛況。咱家的邸報,記載好這些內容,就能迅速在開封、河南,乃至整個大梁去售賣。”
“孫兒每勝一場,邸報一作刊登,全大梁都知道孫兒勝利啦。”
“到時候咱們在京城,金陵等全大梁最繁華的城市,設立邸報辦事處,將開封高臺辯經的邸報,實時面向全大梁出售!”
“祖母您想想,有了這個邸報在,孫兒會一躍成為風靡全大梁的人物!那咱家的錢,不就能賺到手軟了嗎?”
啊?
聽完崔峴這番話,老崔氏、陳氏、林氏等人,表情一愣一愣的。
她們顯然是沒有聽懂。
陳氏遲疑問道:“峴哥兒,為什么你風靡全大梁,咱家就能賺錢到手軟啊!”
崔峴眨眨眼:“因為邸報上可以登廣告啊!娘,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開封辯經之前,咱家開一個釀酒作坊,緊急生產出一批酒,取名……叫做桃花酒吧。”
“等我高臺辯經贏了,邸報把辯經情況刊登出去售賣,肯定有很多文人關注著這場盛事,想辦法來買報紙。”
“這個時候,我們在報紙上刊登半個版面,上面寫著:桃花酒,才子崔峴喝了能作名詩,文思泉涌辯經!你還在等什么,想成為才子,也來喝桃花酒吧。”
“于是,咱家的桃花酒,就能迅速風靡全大梁,成為最紅火的酒水!”
老崔氏等人聽完后,齊齊震撼的張大嘴。
還可以這么搞?
娘嘞……那豈不是要徹底發大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