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次日崔峴要遠行。
所以兄弟們并未貪杯,喝到差不多,便散了。
離席后。
崔鈺歸家,而崔峴,則是去了仲景巷老師家里。
仆從老羅打開院門,神情有些憂慮:“小公子來啦,老爺在里屋等著您呢。”
出何事了?
崔峴很是疑惑,等進了里屋,便聽東萊先生道:“來了?咱們先前的計劃,怕是要變一變。”
啊這。
怎地一個個的,都突然要改變計劃呢?
沒等崔峴詢問。
東萊先生繼續道:“陜西旱情愈發嚴重,朝廷派了兩撥欽差過去,都束手無策。”
“朝中有人上書,建議把李端平調去陜西賑災。陛下同意了,但新的河南布政使人選,還沒定下來。你師祖來信,讓我們做好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新任河南布政使,可能會是首輔陳秉的人。
陳秉只是辭官了,又不是死了。
大梁王朝的首輔,絕對是最兒戲的職業了。今日罷免,明日官復原職,跟鬧著玩兒似的。
所以他和鄭霞生的黨爭,還在繼續。
而很顯然,陳秉開始出手了。
但朝堂之上的事情,尚且太遙遠,并非如今的崔峴能參與的。
所以他點點頭,遲疑問道:“那,學生暫時不去開封了?”
“去!但更改一下計劃。李端火速被召入京,開封情況尚不明朗。為師先去開封探探虛實,順便為你鑄辯經臺,提前把你應五年辯經之約的消息放出去。”
東萊先生說到這里,笑道:“而你,同樣也出發趕往開封。但繞個路,去一趟洛陽,再從洛陽趕往開封。”
崔峴驚訝道:“去洛陽?”
東萊先生點點頭:“很快便是一年一度的牡丹開花季節。洛陽知府廣邀天下年輕的文人墨客,前去洛陽參加賞花文會。”
“為師猜測,半個大梁的年輕天才,都會去赴約這場文會。”
崔峴很聰慧,略作思索便懂了,神情微妙道:“因為我?”
雖說外界如今一直盛傳,大梁第一神童‘江郎才盡’。
但,文壇領袖東萊先生的徒弟,已經下了‘開封辯經’的戰書,又豈能不會去赴約?
無非是現在,崔峴還沒動靜。
天才們也是驕傲、矜持的。自是不會眼巴巴趕去開封,跟一個‘光芒消散’的前神童辯經。
于是這個時候,去洛陽參加文會,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兩地相距很近,崔峴若是能重新翻身闖出名頭來,肯定會有天才去挑戰他。
但若是沒有名頭,天才們打道回府。
屆時崔峴開封開臺,來辯經的都是一群小嘍啰,豈不是招笑。
說白了,五年后的崔峴,不值錢了。
“對,所以為師讓你繞路去一趟洛陽。這里有一份洛陽文會的請柬,你以信陽府羅山縣賈邵的身份,去參加吧。”
東萊先生遞過來一份請柬。
嘿笑道:“這群不值錢的玩意兒,還拿喬起來了。但縱然徒弟你天資超絕,也抵不住大梁邪門歪才眾多。先去洛陽文會暗中觀察一番,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辯經臺上,不至于被打得措手不及。”
“畢竟咱們太值錢了,一場都不能輸。”
好家伙。
原來縱然是開臺辯經,也得準備好場外工作啊。
不過也正常,崔峴一人單挑整個大梁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