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霞生也是個人精。
亦或者說,他們徒孫三代人,就沒一個腦瓜子簡單的。
三人甚至都沒有詳談,通過寥寥數語,便確定了彼此的想法,而后默契打起了配合。
就比如鄭閣老。
自己心里美滋滋想著:我家乖徒孫小崔峴實在太優秀啦!
但嘴上卻跟底下人鄭重交代:拉攏!一定要把大才子賈邵,拉攏到咱們這邊來。
宛如一個老精分。
另一邊。
在開封的東萊先生同樣茫然表示:賈邵是誰,老夫不知啊!
我忙著給徒弟造勢呢。
沒錯,最近的開封,發生了一件‘萬眾矚目’的大事!
昔日‘大梁第一神童’崔峴,即將要兌現‘五年辯經之約’了!
他的老師,文壇領袖東萊,已經抵達開封,并且放出話來:
正在選址鑄辯經高臺!
高臺鑄成之日,便是崔峴登臺,接受文壇大儒、才子們挑戰之時!
一石激起千層浪。
自開封引發轟動后,崔峴兌現五年辯經之約的消息,迅速開始傳遍文壇。
人們恍惚的想著,原來,一晃已經五年過去了!
小神童崔峴的輝煌過往,再度被人回憶起來,并津津樂道議論。
但,再輝煌也是曾經。
五年過去,昔日的神童,是會泯然于眾人矣,還是會再度大放異彩呢?
接下來的開封辯經,自會給出答案!
整個大梁文壇表面看似‘不在乎一個過氣神童’,實則私下已經開始暗潮洶涌、潛流激蕩!
無數道不懷好意的目光,看向了開封。
看向了過氣神童崔峴!
鄭霞生、東萊兩個人精,戲演的太好了。
以至于。
遠在江西袁州府的前首輔陳秉,在收到洛陽知府趙恒夸贊賈邵的信件后,老臉笑成一朵菊花。
誰不喜歡滿身才情、謙遜有禮、又足智多謀的年輕少年郎呢?
莫說皇帝喜歡賈邵。
陳秉也很是喜歡吶!
鄭霞生那個徒孫,叫崔峴的,小小年紀,便成為‘大梁第一神童’,學識驚人。
但陳秉覺得,讀書固然有用,可只懂讀死書,是沒用的!
還得是賈邵這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人,更有實力。
來日一旦進了官場,那就是扶搖直上,平步青云!
既然這樣,那不如……將此子收入麾下,好生培養一番,將來做自己政黨的接班人?
一場‘孟津祥瑞’,一首《登鴻雁樓》,讓眼光毒辣的陳秉,看到了賈邵身上堪稱恐怖的潛力。
這般神仙人物,想要拉攏,前期自然要多付出一些。
因此。
捋清楚思路的陳秉,給洛陽知府趙恒回信:
賈邵既答應你去洛陽文會,就代表他不排斥和我們接觸。你作為洛陽文會的主辦者,動用手中全部的資源,替賈邵揚名!
我會讓朝堂上一些人幫你,你們一起合力,把賈邵之名,傳唱天下!
前·陳首輔心想,賈邵啊賈邵,老夫都替你做到這份上了。
你還不快快投奔老夫麾下!
孟津。
崔峴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并不知情。
自鴻雁樓赴宴歸來后。
他坐在臥房里,在清亮的油燈下,執筆給嘉和皇帝回信。
信件的開頭,他寫的很簡單:恭請陛下圣安。
按照正常情況,其實應該寫:草民某某某,恭請陛下圣安。
但顯然不行,這是會留下把柄的‘欺君之罪’。
而崔峴現在以‘賈邵’的身份和皇帝通信,完全不算是欺君。
因為他從未跟皇帝撒謊說:我是賈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