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峴只是跟昌濤說了,自己叫賈邵而已。
至于昌濤怎么跟皇帝說的——
那是昌濤的事情,跟他崔峴又有何關系呢?
憑什么說我欺君?
可不許瞎說奧!
我的心里全是‘君’!
一封簡短的信,很快便寫完了。
崔峴把信件交給昌濤,昌濤自然不敢耽擱,讓信使走官道加急,送去京城司禮監。
司禮監這邊,就更不敢怠慢了。
送給皇帝的信,誰敢耽擱?
因此,這封信便高效、快速、順利的,送到了嘉和皇帝的手上。
彼時。
嘉和皇帝打坐后,又吃了國師煉制的仙丹,覺得飄飄欲仙,正是心情舒暢的時候。
聽說孟津來信。
皇帝驚訝‘哦’了一聲,而后笑道:“呈上來,讓朕看看,朕的祥瑞才子,給朕寫了什么。”
顯然,在皇帝的心中——
祥瑞縣令昌濤:假的。
祥瑞才子賈邵:真的。
司禮監太監趕忙把信件遞過來。
皇帝緩緩拆開那封信,瞇起眼睛看了片刻,而后爽朗笑出聲,贊嘆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好啊!”
說罷。
他便這樣穿著道袍,自蒲團上站起來,赤腳走出乾清宮寢殿,憑欄站在金殿高臺,俯瞰整個紫禁城。
惹得太監們驚呼連連,紛紛拿著鞋子、大氅過來,生怕皇帝著涼。
嘉和皇帝卻并不在意。
他攥著手中的信,反復讀著那首《登鴻雁樓》,眼睛里是驚艷,是向往,是……一代帝王的得意與歡喜。
坦白說,嘉和皇帝是真沒料到,賈邵會給自己送來一首詩,一首關于孟津的詩!
他喜歡孟津。
于是。
通過這首詩,他站在紫禁城之巔,想象到了滾滾黃河,想象到了落日霞光。
想象到了他的天子福地,孟津高百尺的鴻雁樓。
賈邵文采驚人,短短二十個字,便為他描繪出了一幅大氣恢弘、壯闊巍峨的山河畫卷圖!
那是他的江山社稷啊!
這是嘉和皇帝,第一次對‘江山社稷’四字,有了真實的感觸。
‘風水寶地’紫禁城常年聚風。
乾清宮大殿外,風聲獵獵,吹得嘉和皇帝衣袍翻飛。
他憑欄站在高處。
想象著賈邵登鴻雁樓,被他的江山所震撼,揮墨寫下《登鴻雁樓》的畫面,臉上的笑意越發明顯。
沒來由的,嘉和皇帝突然問道:“孟津的鴻雁樓,可有朕的紫禁城巍峨啊?”
司禮監太監‘哎呦’一聲:“陛下,這世間啊,甭管什么樓,都沒資格跟您的紫禁城比喲!”
聽到這話,皇帝很滿意。
甚至他心中還生出了一個想法:有機會的話,應該讓賈邵親自來看一看朕的紫禁城!
想來,那少年郎會更加震撼吧。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如今,那少年郎應該前往洛陽了。
洛陽,也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啊。
皇帝為什么會清楚賈邵的動向呢?
因為他在信里,簡短介紹自己登孟津鴻雁樓有感,作了一首詩,呈送陛下點評。
而后末尾似乎是不經意的,寫了簡短的一句話:
聽說四月洛陽賞花文會很熱鬧,草民想去看看。
就這么簡短一句話,真的很微妙,很有意思。
嘉和皇帝通過賈邵,看向了洛陽,想到了洛陽,并——
有了期待。
賈邵這次洛陽行,又會看到什么樣的美景,給朕送來什么信件呢?
這位困于紫禁城里的皇帝,跟著一位少年,在自己遼闊的江山里,開啟了一段夢幻又真實的趣味‘云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