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究竟是誰?
為何會出現在文會上!
無端提起東南倭亂,又是何居心?
作為官場老油條,趙恒已經敏銳的察覺到,這個中年人,來者不善!
但。
沒等趙恒開口。
旁邊同知齊棟梁冷笑一聲,呵斥道:“倭寇之禍,皆因邊將畏戰!蕭震辜負陛下期許,敗的如此難堪,實在該死!”
趙恒:?
他難以置信的看向齊棟梁,滿臉震驚慍怒。
這話,簡直是在火上澆油!
你是故意來帶節奏的吧!
迎著趙恒震驚憤怒的目光,齊棟梁心虛的看向一旁,目光哀切瞧著那黝黑中年人,心想:兄弟,我只能幫你這一次了!
今日文會上,天下才子眾多,還有賈邵先生這般經天緯地之才,甚至能跟陛下暗中通信。
你,和你身后那八千士兵能否活命——
全看你的造化了啊!
果然。
聽聞齊棟梁這話,那黝黑中年人當即說道:“蕭震確實該死!”
“《商君書·賞刑》云:敗軍者誅,所以勵三軍也!”
“昔白起長平勝而杜郵死,項羽巨鹿勝而垓下亡——此乃千古鐵律!”
蕭震,35歲,字定邊。
大梁東南抗倭副總兵,從二品。
看似官職很高,但因大梁重文輕武,所以哪怕從二品的武將,也備受限制。
尤其是,此人還吃了嘉和年間最慘烈的一次敗仗!
直接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可在場都是才思敏捷的少年郎,深知一位驍勇武將,對邊防的重要性。
而且南方倭亂,原因極其復雜,牽涉十分之廣。
蕭震此次戰敗,背后究竟因為什么原因,還真不好說。
但不管因為什么——
勝敗乃兵家常事。
只因打了敗仗,便要問斬蕭震,責令水軍八千士兵,實在讓人心寒!
沒錯,朝廷雖只說讓蕭震回京受審,但其實所有人都知道,蕭震,必死無疑!
聽聞中年人那番‘蕭震該死’的話。
蘇祈一揚眉,率先反駁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不以一眚掩大德。”
“若敗即誅,則廉頗亦曾敗于秦,何以終為趙柱石?《吳子·論將》更言:將之所摩,莫不從移!”
隨著蘇祈話音落下。
周斐然當即響應道:“《史記·廉頗傳》詳載:趙奢初敗閼與,后卻大破秦軍。”
“司馬法云:賞不逾時,罰不遷列。今未察敗因先議誅戮,豈非《韓非子》所譏:不審得失之數?”
兩位才子先后發聲,引來謫仙閣外一群讀書人叫好!
顯然,大家雖是‘紙上談兵’之書生。
但孰輕孰重,都分得清。
蕭震,殺不得!
然而,聽聞這番話的中年人,卻在心中悲切一聲嘆息。
沒有用!
四書五經,救不了我!
更救不了我身后,那八千為大梁浴血奮戰的兄弟!
想到這里。
中年人深吸一口氣,暗暗殷切看向始終不發一言的賈邵,故意用惡劣的語氣說道:“蕭震棄險冒進,致無數將士殞命,此非《尉繚子》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者乎?”
“不管你們說的天花亂墜,那蕭震,必須要死!”
嘴上說著這番話。
中年人心中卻悲哀的想著——
來斥責我吧,來反駁我吧!
只要你能救下我,救下我背后的八千兄弟。
自此以后,我甘愿做你的盤中棋子、手心刀刃!
蓋因——
我和我那八千兄弟,必須活著!
而后死于茫茫大海!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