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見狀也笑了。
這倆向來看彼此不順眼的‘政敵’,此刻因為一個人,倒是難得達成了共識——
為抗倭將士發聲者,絕不應該被辜負!
似乎是為了論證二位府官的想法。
本次辯經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來了!
在一片人海當中。
一位穿著便衣,眼眶發紅,身材壯碩的中年男人,緩緩走了出來。
最開始,還沒有人發現異常。
可隨著那個壯碩男人,一步步往前走。
人群開始躁動,而后默契如浪潮般分開。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那個中年男人,昂首挺胸,走到了謫仙閣外站定。
接著。
伴隨無數道振奮歡呼。
中年男人,也就是蕭震,朝著謫仙閣里五位才子,和全場眾人抱拳。
啞聲哽咽道:“多謝賈邵先生,多謝諸位才子,多謝今日在場的所有人。”
“蕭某不知,來日結局如何。”
“但今日,在這洛陽牡丹園林里。蕭某,和八千士兵兄弟,在諸位拼盡全力之下,感受到了能活下來的希望!”
“我和兄弟們在戰場為諸君廝殺,諸君在這里保護我等兄弟!”
“我們,兩不辜負!”
好一句‘兩不辜負’!
此話,當即引來無數振奮叫好聲。
蕭震說完后。
在全場無數道驚疑目光中,自懷里取出一封信件,看向賈邵,朗聲道:“賈邵先生活命之恩德,蕭某記在心里,不敢忘卻!”
“今日賈邵先生當眾辯經之才情,更令蕭某嘆服!”
“不瞞先生,蕭某身為敗軍之將,如今如驚弓之鳥,誰也不相信。因此,蕭某這里有書信證據一封,想請賈邵先生代為保管,亦或者代為呈交。”
什、什么?
‘書信證據’——這四個字,實在令人浮想聯翩。
難不成……
是東南豪強觸犯律法之鐵證?
蕭震在東南抗倭,能拿到這些證據,不足為奇。
這也能解釋,為何東南豪強要致蕭震于死地。
可,如此重要的證據,為何要當眾給賈邵啊?
若是賈邵真看了這些證據,那豈不是會被東南豪強盯上,處于危險境地!
現場氣氛驟然緊繃。
連謫仙閣里,何旭、蘇祈等人都神情不安。
唯有崔峴十分平靜。
因為他知道,這封信,自己根本沒機會看。
這般重要的‘鐵證’,皇帝豈會讓外人掌握?
蕭震這個級別,自東南押解回京,一定會有錦衣衛親自看護。
而蕭震之所以能離開囚隊,來到洛陽,無非是嘉和皇帝授意,錦衣衛故意放水。
想來,蕭震前腳到洛陽,后腳就有錦衣衛暗中尾隨。
甚至這場辯論,多半都在錦衣衛的監控當中。
崔峴讓蕭震在辯論結束后,當眾給自己呈送‘證據’,也是為了矛盾轉移——這封信,他會呈送給皇帝。
只要他沒看這封信的內容,且把信件送去京城。
東南那邊,就得提心吊膽應付這件事,揣測蕭震信里寫了什么,為接下來的朝堂政斗做足十二萬分準備。
從而暫且抽不出時間,來找‘賈邵’的茬。
既然潛在危險無可琢磨,那不如換個思路,把‘危險’置于明面,至少它是可控的。
果不其然。
幾乎是在蕭震當眾‘呈送證據’后的瞬間。
人群中!
數十位身穿便衣,眼含煞氣的男人,氣勢洶洶沖了出來。
他們沖出來的同時,一手扯掉外衣,露出里面的飛魚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