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在場眾人反應激烈。
因為,方才崔峴說的短短幾句話,每一句都堪稱‘大逆不道’。
尤其是那句‘圣賢尚不憚損益’,簡直像是在學術圈里丟進去一枚炮仗!
簡單粗暴翻譯意思就是:連圣賢都不畏懼刪減、增補經典書文。
再加上一句‘甘為天下先’。
那就是典型的,儒家思想改革式宣言啊!
孔子敢刪《詩》《書》,《毛詩序》不過是后世補綴,憑何不能修正?!
周公增補禮樂稱圣人,今人損益經注反成罪?
若‘不憚損益’是圣賢特質。
像你陳衝這種古文經學保守派,豈不是‘非圣無法’?!
崔峴這番話,堪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典范!
他把‘意圖刪除經典’重新解構成‘繼承圣業’。
于是在他嘴里,陳衝這樣的,反而成了背離圣賢真精神的人!
此辯論策略,既激進、又守住了儒家底線。
但,這屬于狡辯之謬論!
再結合方才崔峴對《毛詩序》一書的各種針對言論。
跟東漢王充在《正說篇》中表述的‘經有褒貶之文,世無圣賢之實’之說辭,不謀而合。
而王充其人,因激烈質疑官方意識形態,和儒家神圣權威,被視為‘異端’!
若是崔峴執意繼續針對《毛詩序》,那么他此番‘大逆不道’的言論,極有可能被扣上‘異端’的帽子……
那還真的會招來殺身之禍!
這也是嚴思遠、裴堅等人慌神的原因。
是在場讀書人們謾罵攻訐崔峴的根源!
刺孟問孔,絕不可被原諒!
辯經臺上。
陳衝覺得自己成功逼迫崔峴說出了實話,當即打算新仇舊恨一起清算。
他指著崔峴、東萊二人,大聲呵斥道:“《白虎通·五經》定讞:《詩》以《序》為綱,猶天之有斗極也!”
“圣賢尚不憚損益之說,與挑釁儒家神圣權威之異端王充,有何不同?”
“爾以校訛訂謬作掩護,欲刪《毛詩序》,其罪有三:一曰‘疑天’——毀讖緯受命之符。”
“二曰‘非圣’——謗元帝欽定官學。”
“三曰‘亂法’——壞皇權科舉成法。”
“此三罪者,當依《大梁律》‘非所宜言’腰斬,以謝天下儒門!”
最后‘腰斬’二字,陳衝幾乎是嘶吼著說出來的。
那一刻,他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真心在斥責崔峴為‘異端’。
還是出于某種丑陋嫉妒心理,想要趁此機會,將這個年輕到過分、又天才到可怕的少年,狠狠碾壓至萬劫不復的泥沼之下!
而如此凄厲直白的‘腰斬’二字,讓在場無數看熱鬧的百姓們,驚到頭皮發麻。
不是在辯經嗎?
怎地事態突然變得這般嚴峻!
那臺上本事極大、模樣俊俏的少年郎,難道今日要沒命了?
老天!
商販們停止叫賣聲,臨街兩側茶館,富家子弟們齊齊站起來,雅間有女子在驚呼。
一群蒙童們小臉茫然,神情驚駭——他們還沒從崔夫子贏了辯經的喜悅中回神。
結果竟然聽到那老先生,打算‘腰斬’崔夫子!
遠處漕船上。
一些不懷好意的士子們目露狂喜:崔峴,你這是在自找死路啊!
被無數目光注視著的崔峴,神情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