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踞開封城西北高阜,綠林朱垣環抱,如蟠龍蟄伏。
院門前,雙古柏虬枝探云,傳為本朝太祖手植。
懸山頂門樓高掛“岳麓書院”金匾。
兩側抱柱楹聯深鐫:匯九川清漪濯纓濯足,立千仞絕壁觀物觀天。
暮鼓晨鐘時,常有白鶴繞脊三匝,聲裂長空。
盡顯儒學最高殿堂之肅穆昌盛。
然而今日,隨著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回,整個岳麓,都亂了!
“山長竟將求真玉圭,贈予了那崔峴?”
“怎么可能!”
一眾學子們神情驚慌瞠目。
而早就收到明確消息的書院教諭先生們,陰沉著臉匯聚在一起,眼睛里滿是憤怒,與不解。
古文經學派的核心領袖,山長桓應,竟然傳位給一個14歲的經賊!
荒謬!
此消息傳出去,岳麓絕對會成為整個文壇的笑柄!
格物齋內。
教諭先生當中,一位身穿華麗綢緞紅袍的中年男子沉默片刻,平靜冷冷道:“山長年歲已高,許是糊涂了。”
“我等,絕不能眼睜睜看著岳麓千年基業,毀于稚子異端之手。”
這番話,聽得一眾教諭先生們神情閃爍。
卻無人敢出聲反駁。
……桓應大限將至,這是書院教諭先生們都知道的事情。
十多年來,山長外出游歷。
書院一切事務,都是由眼前這位紅袍首席教諭,代為管理。
紅袍首席教諭姓鄭。
滎陽鄭。
原本,眾人都以為,下一任岳麓山長,應該是眼前的鄭教諭。
看著鄭教諭陰云密布的臉,其余一眾教諭內心發寒。
岳麓的天,怕是要變了。
轟隆!
夏日一記悶雷,于天際炸響。
裹挾著黃河土腥味的風,驟然肆虐狂舞。
“山長回來了!”
岳麓中門大開,兩輛馬車先后疾馳著沖進來。
無視一切驚慌的學子、教諭,馬車徑直朝著書院后山駛去。
院內山風肆虐。
馬車簾子被掀開,隱約瞧見里面那個年輕、俊俏的藍衫少年身影。
等馬車呼嘯而過。
一位岳麓學子才反應過來,尖聲道:“崔峴!”
什么?
崔峴竟隨著老山長一起回了岳麓!
那豈不是說……
桓應先生竟真有意將山長之位,傳承于14歲的崔峴?!
且不管岳麓內部如何恐慌。
兩輛馬車來到后山屋舍。
崔峴著急抱起瘦弱的桓應先生進屋,急切道:“老師,快請大夫!”
或許是辯經臺上那場辯論,耗盡了桓應先生的心神。
亦或許是桓應先生找到了滿意的接班人,大喜過望。
自崔峴接下山長玉圭那一刻,他便有些撐不住了。
登上回岳麓的馬車后,更是直接陷入了昏迷。
屋舍內。
聽聞崔峴的話,東萊先生、班臨先生、荀彰先生哀切站在一旁,沉默不語。
……已經,沒有請大夫的必要了。
大限將至,無力回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