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孟晚又渾身不自在,他走了,常金花又不在家,孟晚竟然還有些感到孤寂。
他甩甩頭,干脆下炕去和面,這兩天都是糊弄,路上就更不用說了,不是饅頭就是干餅,今天有空,干脆包餃子吃。
“大嫂,在家嗎大嫂?”
是二叔嬤的聲音?
孟晚將和好的面用盆扣上,凈了手出去。
“二叔嬤,我姨挖野菜去了,進來坐吧。”
張小雨提了個籃子來,將籃子放到廚房地上,拘謹的說:“大嫂不在我就不多待了,大郎考上秀才,二叔嬤家也沒啥好東西,里邊有十個雞蛋和一籃子山貨,收下留著自家吃。”
“那就多謝二叔和二叔嬤了,等我姨回來我再告訴她。”
孟晚收下了東西,這是人情往來,且東西又不貴重,自家人倒是沒什么好說的。
“晚哥兒,二叔嬤從前說話不好聽,是叔嬤犯蠢,你別往心里頭去啊。”張小雨難得好好說了這么一番話,態度拘束又不自然。
孟晚倒是有幾分詫異,他失笑道:“那時我也不懂事,頂撞了二叔嬤,二叔嬤是長輩,沒同我計較便罷了,我怎么會記在心里呢?”
張小雨一輩子也說不出孟晚這樣漂亮的體面話,被哄得眉開眼笑的走了。
出門正巧碰上常金花,又同常金花說了一大通好聽話,顛三倒四的。
常金花挎著一籃子野菜回來,無奈的說:“老二夫郎這人真是貓一陣兒狗一陣兒的。也罷,好歹沒啥壞心眼,就是嘴不好,愛得罪人。”
孟晚給她看了張小雨拿來的東西。
常金花坐在院里摘野菜,“咱家這雞蛋這回倒是夠吃了。”
“那晚上包野菜餃子的時候,再打兩顆雞蛋放里面。”孟晚也搬了個小凳子同她一起摘。
“行,打三個!”
午后宋亭舟便回來了,他在鎮上買了果子和茶葉提著去何家,何家收了東西,留飯宋亭舟沒用,面子情分罷了,太親近又不至于,雙方都懂。
且何家私塾教出了個案首,已經是極大的榮耀了,往后十里八鄉甚至其他鎮上的讀書人還不都得往泉水鎮湊?
因此何秀才現在對宋亭舟是和和氣氣的,既熱絡又不會讓宋亭舟厭煩,做學問他現在是不行了,做人卻甩出其他人一大截來。
晚上孟晚與常金花用野菜雞蛋包了一頓餃子,孟晚也是饞了,一口氣吃了八個大蒸餃,常金花也差不多,宋亭舟就不算個數了,剩下的餃子他全吃了,一個沒剩。
夜間常金花躺在炕上,突然問了孟晚一句,“年前你和大郎是不是去了常家?”
孟晚猶豫了下道:“是去了,舅媽像是個厲害的。”
常金花一聽便知道怎么回事,她支起身子問:“她給你們難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