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
嚴昶笙那天推開書房的門,邁進去的半只腳突然定在原地不動。
書房內,桌后裂了一條縫的榆木椅子上,多了道陌生的身影。
對方從椅子上站起來,三十歲上下,一副尋常商人打扮,見了嚴昶笙先是拜了一禮,隨后說道:“齊盛十九年的二甲進士嚴昶笙嚴大人?我記得那一年是刑部侍郎廖大人主持春闈。”
洗衣服的小柳敏銳的察覺到院子里的變化,他厲喝一句:“昶笙!”
嚴昶笙腳步一動,先對著小柳說了一句,“別過來。”
隨后走進書房關上了門,對椅子上的人行禮道:“不知是哪位大人光臨寒舍?”
他眼底是毫不掩飾的警惕之心,那人見他這樣反而放下了心,“大人不必緊張,卑職乃都察院副都御使王大人麾下小吏,我家大人特命我前來見大人一面,這是我家大人的親筆書信,還請大人一觀。”
實際上這樣得用的心腹,王瓚共有六個,來昌平之前就全都被他派了出去,比他本人還先到達昌平,沒成想竟真有一個尋到了要緊人物。
此人得知嚴昶笙手里有證物后,便派人迅速回稟了王瓚,得來的回信只有四個字——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通過部分兵力包圍敵方據點,營造出要攻城拔寨的氣勢,吸引敵軍所有兵力前往救援,再利用預設好的兵力集中主力進行伏擊與殲滅。
而嚴昶笙,就是那個吸引敵軍的誘餌,他……甘愿配合。
“小柳,我要去一趟鄉下,你去小六家或者虎頭家住幾日,他們家中都有姊妹兄弟,省的你自己待在后宅無聊。”
“和他們那群小屁孩有什么可玩的,你要去哪個村,我陪你一起去。”
“我去的地方很遠,你跟著會累。”
“我不嫌累,我就要去!”
“你不是一直想將戶籍放到我戶籍上?你乖乖等著,回來我就叫孫主簿幫你遷過來。”
“真的?那我就能跟你姓嚴了?”
“對,跟我……姓嚴。”
——
花了十幾天的時間將王御史送到昌平邊界,親眼見著自己手下府兵把人送走,吳墉這才真正的松了口氣,一路行來都是騎的馬,回程不急他便讓手下買了輛馬車來用。
坐在車上他打開了捂在懷里片刻不離身的賬本,翻了幾頁先是無礙,可后半本突然察覺到不對。
“不對……這上頭的墨是新墨,這賬本是假的!”
吳墉滿頭驚汗,本是秋日陽光和煦,他卻直感一股涼氣從脊椎骨一直蔓延至全身。
“停車!速速快馬追上王瓚。”
車馬重新調頭,耗費一日重新追上王御史車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