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花看見真的是他們回來了,自是喜不自勝,“我就估摸著你們快回來了,這個日子趕得好,正好趕上過節!”
她在前頭帶孟晚進門,平素嚴肅的臉這會不自覺掛滿了笑。
碧云推門,雪生和鏢師們開始一車車的卸貨,有熱心的村民也上前幫忙,這會兒算是農閑,還沒開始秋收,家家戶戶地里的活都不算多,宋六叔和宋六嬸都在鎮上給兒子兒媳幫忙。
“宋大人,我們就不多留了,還要趕到附近縣城接些活計回京。”鏢頭客氣的和宋亭舟說。
宋家的這一趟鏢雖然路遠,但他們鏢局也不是沒接過更遠的,這夫夫倆一路待人和善,沒有那么多的事,夫郎也不矯情。
路上遇上城鎮休整,主家吃什么也會給他們也帶上,算是他們做過較為省心的一趟買賣。
宋亭舟和鏢頭寒暄了兩句,給他們結了余款。
這四輛馬車都是租的,等東西卸完,車夫也駕著車跟鏢師們離開。
青石板鋪的院里堆了大堆的東西,碧云和雪生還在忙著整理。
孟晚彎著眼睛環視新家,房子還是在原址,只不過往后又錯了有十幾米,前院進深更深了。
一進院門也學著昌平城里的那樣做了個倒座房,大門在中間,左右兩邊各有一間半房。
這是孟晚走的時候吩咐的,雪生住這兒,或是住個外人男子都方便。
院子東面蓋了一長條的廂房,四間屋大小。
挨著田家那面沒蓋廂房,挨著門房那兒建了個馬廄,接著又壘著一個豬圈和一個雞圈,院子進深邊長了,后邊還能空出一塊地方來。
正對院門的是堂屋,用來待客中間隔了個屏風,后邊是軟榻,還有后門。左右兩邊各是兩間臥房,臥房兩側是兩個灶房,燒炕做飯用的,灶房有后門也通著后院。
照舊是常金花住在東邊,孟晚和宋亭舟住在西邊,碧云住緊挨著常金花那邊的廂房。
后院地方也大,靠邊上兩個旱廁,正好還能分個男女。
孟晚也累,大概看了會就被常金花叫去西屋。
知道孟晚愛干凈,這一路肯定受罪,她指著西灶屋里的大鍋說:“你們這邊的鍋都是干凈的,我剛又刷了遍添上水了,等水燒熱你就兌點涼的洗漱洗漱,浴桶在你屋里放著。”
孟晚央道:“娘,你快幫我做點吃的吧,我想吃餃子了,熱水我們自己燒。”
常金花哪兒有不答應的,忙道:“成,娘去給你做,想吃什么餡的?”
孟晚吃了一路的干糧,現在什么都饞,“現在有芥菜吧,要吃芥菜餡的。”
“那我去隔壁屠夫家買點新鮮肉回來,正好還沒買月餅呢,你們在家等著。”常金花話沒說完,人已經走到院子里了。
孟晚見狀忙喊:“娘,你路上小心點,不用著急。”
常金花頭也不回的答了句,“知道了!”
宋亭舟很快燒好了水,家里沒有舊衣服了,孟晚在行李里把他們的衣裳都翻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