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縣
碧云的婚事敲定,因為常金花不懂這邊的習俗,便由陶家人找大師定成婚的日子,最后按照碧云和陶九的八字定在年后二月初八。
孟晚心中大致有了思量,接下來再去糖坊便帶著碧云,他之后還有旁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每天都去親自盯著糖坊,既然早晚都要給糖坊培養一個負責人,為什么不能是自己的忠仆呢?
糖坊的工人,他已經決定全部雇傭女娘和小哥兒了,管事的也畢竟是兩者其一。碧云婚后的婚房離城門近些,來去方便,夫家又是衙門的,能為他添上幾分助力,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紅山村與紅泥村的甘蔗收完,地空著浪費,孟晚收購了大批的土豆種。赫山的環境溫度,完全可以現在種下土豆,來年三四月份收獲,屆時再種甘蔗。
土豆他同樣有些想法,但不同于甘蔗還有甘老這個老把式手把手的教導,土豆的事他要自己一點點琢磨,不過若是不成,還能當糧食賣出去。
糖坊第一批紅色蔗糖制作出來,祝三爺也帶著原鏢局的人風塵仆仆的趕到赫山縣。
“早在之前聽澤寧說你會寫書時就覺得你不似常人,這么大的糖坊,你說建就建了?”祝三爺來不及修整梳洗,就頂著一臉長時間沒打理過得絡腮胡,迫不及待的讓孟晚帶他先去糖坊一趟。
從甘蔗被工人清洗切斷,經過碾壓榨出汁水,再過濾出雜質、經過沉淀,成為更純粹的糖水。后由工人將一桶桶沉淀好的糖水運輸到熬糖煮糖區進行熬煮。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煮糖的火候和過程中不斷的攪拌,既要把握時間又要耗費人力。最后再將熬煮好的糖漿倒入準備好的容器冷卻,脫模切塊后放入倉庫妥善封存,呈現在祝三爺面前的就是滿滿一倉庫的紅糖。
孟晚感慨的說:“我也是逼到這個份上,又得師父師公關照,請了能人過來過來相助,不然也不敢鋪這么大的攤子。”
當著熟人且還是長輩的面,他并沒有逞強。當初他和宋亭舟到嶺南的局勢頗為艱難,不破不立,不豁得出去,便只能受當地鄉紳轄制,只有大刀闊斧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才能打開局面,一步行錯,滿盤皆輸。
孟晚只是不曾在常金花和下屬面前顯露過,實際他做那些事的時候,縱然百般斟酌,可依舊也會忐忑不安。
他一開始只知道甘蔗能制糖,他上輩子的嶺南地區便有些省份是種植甘蔗的大戶,除此之外他一無所知。
赫山縣地勢條件到底適不適合種植甘蔗?
鄉紳地主手中的地又要如何成功租賃?
甘蔗種苗具體又是怎么種植的?若是出現害蟲又要如何治理?
一個成熟的糖坊又是分幾步才能運作起來?
多少斤的甘蔗才能出一斤紅糖?
這些全部都是未知。
孟晚師公林易算是幫他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可留給孟晚的仍又一大堆的問題。
他一點點的琢磨和謀劃,才有如今順利的生產出紅糖。
在孟晚之前,祝三爺從來只當女娘和小哥兒是只能依附男人的柔弱產物。便是宋亭舟和祝澤寧關系親近,他也只當孟晚是個聰明的小哥兒晚輩,僅此而已。直到身處這龐大且運作順暢的糖坊中,心中才是真正的大為震撼。
祝三爺這會兒和孟晚說話不自覺用上對同輩人的語氣,“晚哥兒啊,依你看,咱們這買賣該怎么談?”
孟晚對不同的人,自是不一樣的姿態,他面上表情舒展,說話也比往日隨性放松,“三叔和我是自家人,那些個虛話我就不跟你說了,侄兒有三條建議給您。你大可權衡利弊之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