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縣就這么大,縣衙附近除了開了一家吃食鋪子有時衙役捕快們會去光顧,周圍基本沒有什么店鋪。
再往居民區走一點,街上便稍微熱鬧兩分,但與其他地方的縣城比還是荒涼的多,甚至還比不上江南繁華地區的鎮子。
孟晚和宋亭舟步行到泉山街的糧店,巧的是糧店的掌柜為人好熱鬧,宋亭舟的兩次縣衙公審他都去旁觀過,對這位知縣大人印象深刻。
“宋大人和夫郎來了,兩位真是稀客,快請進。”糧店掌柜客氣的說。
孟晚被宋亭舟牽著走進糧店,隨口打趣了一句,“我家的糧食都是在你家買的,怎么還說是稀客呢?”
糧店掌柜暗中腹誹:這些個大戶人家不都是指派下人過來買糧?除了你們夫夫倆,還有誰親自登他家這小破店的門呢。
“往常都是宅子上的雪生小哥兒過來買糧,小的還是頭次接待知縣大人,多謝夫郎惠顧。”糧店掌柜面上賠笑著說。
宋亭舟將孟晚往后拉了拉,“我家夫郎嬌俏,愛與人玩笑兩句,掌柜的不必介懷。”
“哪里哪里,咱們縣城里誰不知道孟夫郎辦了個糖坊,是頂有本事的。”掌柜的眼見著宋大人將夫郎護的和眼珠子似的,除非是不長眼的才敢說些風涼話。
宋亭舟聞言果然滿意,“小打小鬧罷了,聽說鋪子里新采辦了面粉來,不知還有沒有。”
掌柜忙不迭的答:“有有有,您來的正巧。我這面粉還沒到鋪子都被人訂的差不多了,剛好還剩下來兩百斤,您看您要多少?”
孟晚道:“那就都要了吧。”常金花和宋亭舟都愛吃面食,就是頓頓吃也吃不膩。來赫山縣快一年,已經許久沒吃上白面,眼見著又要過年了,餃子也要安排上,多多益善吧。
糧店掌柜喜笑顏開的應了一聲,“那我一會兒就叫伙計送到您家里去。”
面粉每斤的價格比別的地方略貴上幾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南地雨水充沛,還是以每年能種兩季的稻子為主,面粉為輔。好在如今家里也不差這么點銀錢了。
從糧店出來,孟晚點點宋亭舟的手背,“這個糧店掌柜說話只說半截,他自己說采辦的面粉還沒到鋪子里就被人定的差不多了,我們來問卻又騰出來二百斤。要么就是他吹牛,要么就是誰家定了后又不要了。”
宋亭舟接著他的話說下去,“面粉因為運輸等原因,西梧府這一帶價格一直比大米貴上幾文,普通百姓除非是像我們家這樣不差錢的,或者是真愛吃面粉的,否則都是買大米,面粉看都不看一眼。”
“對!“孟晚把手從他手心抽出來,攏了攏衣服的領口,阻止寒意入侵,“糧店老板見我們把所剩二百斤白面都買下來,臉都笑成花了。極有可能是后一種情況,被誰家定了后又不要了,他擔心這些面粉會砸在手里生蟲,所以聽見我們說全買了才那么高興。”
他倆三兩句將這二百斤面粉的來歷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將一旁卸貨的糧店伙計聽得一愣一愣的。
宋亭舟重新拉住孟晚的手,指尖微涼,他將其握在掌心暖著,“回家去還是再逛一會兒?”縣衙昨天就開始休假了,衙役小吏都各回各家,宋亭舟忙完稅收的事,赫山縣的衙役與縣兵將稅銀與“稅糧”運輸到府城交差后,他便也輕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