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坊各個作坊的內部不能帶他們詳細參觀,碧云和陶九接上頭,“云哥兒,這是來揚州和建平府來的商戶,孟夫郎吩咐你帶他們看看糖。”
碧云撫了撫胸口,他內心頗為緊張,但也知道不能在外人面前露了怯,溫婉的對陶九笑笑,“那你回去辦差吧,我帶三位掌柜去庫房。”
陶九目光停頓在自己夫郎身上,只覺得他和在家里的樣子不同,沒忍住多看了一會兒才說道:“大人給了我半天假,我就在一旁守著,你不必管我。”
他這么說碧云便真的不管了,挺直腰背,帶領他們去庫房看制成的成品糖的途中,對來參觀的商戶們說話井然有序,不卑不亢。
倉庫剩下的一小批糖是孟晚特意存留,就是為了給來赫山的商戶觀看的。
哪怕是仍舊對糖坊的來歷存疑,王趙兩人也已經收起內心的輕視,開始嚴肅正經起來,哪怕被派個小哥兒管事接待,倆人被孟晚和糖坊免疫后,除了剛開始輕微不適,倒也沒有太過詫異。
看糖的時候王糧商就不吭聲了,趙糖商才是這方面的行家,只見對方面上不露聲色,或是問一問去年的甘蔗產量,今年糖坊預計能產出多少糖來,或是嘗嘗糖的甜度。
王糧商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眉頭暗皺,生怕被他或者祝三爺聯手坑了。
不過兩人心中的想法還都算一致,談價格還是要回去找孟夫郎談。碧云可能也看出了兩人心中想法,便閉口不談糖坊的進價。祝三爺走的是友情價,就更不會主動提及了。
王趙兩人想的好,可再見孟夫郎可就不容易了,對方又跟著宋亭舟去了鄉下。
祝三爺是不急的,他需要在赫山縣等到十一月份,反正去年他掙了錢打開了銷路,只要孟晚還按照去年的價格讓他拿貨,他是要在多進一批走的。
這段日子他也不準備閑著,在縣城置辦了兩個鋪面,一家糧店是孟晚建議的,叫他帶上收來的米面過來售賣。
赫山縣山地多,且糧產不豐,糧店多是在西梧府或者其他府城的鄉下收糧,拉回赫山賣的也比旁處貴。
祝三爺在途中買糧運來,算是去年的陳糧,因此價格稍微便宜了些,就是加路上的損耗,價格也比本地賣的便宜,因此開店后生意倒還不錯。
他悠哉悠哉的做起生意,眼瞧著赫山糖坊像是不差他們這份買賣的樣子,王趙二人也急了。他們千里迢迢的來可不是為了空手而歸,見不到孟晚便只能再次找上碧云,開誠布公的問起了價格。
“普通紅糖四十文,高純紅糖七十文?”趙糖商心里思量著,普通紅糖倒是只比從揚州收貨便宜三文,但高純糖卻比揚州糖坊整整便宜七文。
赫山雖然路途遙遠,可算上一路車馬勞損也是賺的,而且是多收多賺。
趙糖商心中已是意動,不過生意就是要談的,哪怕壓下去一文也是多賺的,誰會嫌棄錢少呢?
見他與碧云繞價,王糧商懂了,他對糖的進價也稍微了解,只是揚州的大糖坊都早已被人壟斷,小糖坊的那點糖量賺著還沒他的糧多,他這樣在揚州半上不上的商賈也看不上。
趙糖商常年收糖,他既然不懼路途如此心動,多半是有利可圖,這買賣可行!
碧云做買賣時間還不長,而且還沒有親自和大商販攀談過。這回孟晚將事情交給他辦,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他好歹也隨著孟晚見過世面,對方又將底價告知,因此咬死了最低普通糖三十八文,高純糖六十八文不松口。
若是尋常的男子行商,王趙兩人還可以將人請到酒桌上繼續談,大家飲上兩杯氣氛到了,沒準還能壓一壓價格。可碧云一介小哥兒,口風又緊,反而難辦。
最后兩人也沒能再談下去一文,就以普通糖三十八文,高純糖六十八文收。
價格雖然談妥了,可不見到糖坊開工,誰也不敢簽訂文書交下定錢,因此他們二人便如同祝三爺一般在縣城等著。
兩人手里都不差錢,各自在祝三爺附近買了間小院挨著住,王糧商見祝三爺的糧食鋪子生意紅火,覺得大有可為,心思一動想等甘蔗的事確定下來,也買上一間鋪面開家糧店。